中國石油網消息:近年來,環北部灣的周邊省區廣西、海南、廣東等地不時地出現“油荒”。業內人士預測,隨著北部灣能源基地的逐步形成,這種局面將有望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改變。
積極應對油品短缺
我國煉油能力地區分布不盡合理,在成品油消費量最大的華東、華南和目前快速發展的西南地區,成品油供給明顯不足。據有關部門資料顯示,目前華東地區煉油能力約占全國的27%,東北、西北、華南地區分別占23.5%、16.7%、15.1%。西南的云南、貴州、廣西三地,僅廣西有80萬噸/年的煉油生產能力,而三省區成品油消費量還以每年至少10%的速度增長,導致這3省區不時出現油品短缺的局面。
“目前中國應對這一局面主要是通過‘北油南下’和‘西油東調’等措施加以解決。但這極大地增加了運輸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地區經濟的發展造成阻礙。”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廣西石化分公司負責人表示。
目前,廣西、海南、廣東都已選擇了油氣化工作為支柱產業,重點扶持發展。一批大型油氣化工項目在北部灣沿岸相繼開工建設或建成投產,一條新興的油氣化工產業帶已初具規模。
最典型的就是中石油北部灣欽州千萬噸煉油項目。該項目是國家“十一五”煉油發展規劃項目、廣西“十一五”重點建設項目,建設規模為1000萬噸/年煉油能力,是迄今為止廣西單項投資最大的工業性項目。項目計劃投資152億元人民幣,將于今年年底開始陸續投產,并于明年四季度全面建成。
中石油欽州千萬噸煉油項目建成投產后,每年可向云南、貴州、廣西三地供應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氣等石油產品700余萬噸,以及一大批聚丙烯、芳烴等石化產品,將大大緩解目前中國西南地區油品及化工產品的短缺問題。
發展油氣化工產業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國化工集團、巴斯夫、杜邦、拜耳、德固賽、東麗、瓦克等國內外知名化工企業高層去年曾匯聚在海南省博鰲,參加國際化工新材料論壇,這些世界石化風云人物對中國油氣化工產業布局這一新變化高度關注,紛紛表示要參與北部灣油氣化工產業基地建設。
參與北部灣能源基地建設的還有海南省。根據海南省“十一五”發展規劃,該省正以合成氨和甲醇生產為源頭,加快石化下游產品開發,并在東方市建成全國最大的天然氣綜合加工基地,形成年產化工產品300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此外,海南還將開工建設聚丙烯、苯乙烯、乙烯、PX、PTA等化工材料生產項目,延伸石油化工下游產業。預計到2010年,海南石油化工總產值達到500億元左右。
緊挨北部灣的廣東湛江市石化產業也正在逐步成為領航產業。目前,中石化已投資擴建了湛江東興煉油廠,將煉油能力由200萬噸提高到500萬噸,成為湛江首家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大型企業。中海油也正在湛江興建年加工能力300萬噸的重油加工項目和300萬噸改性瀝青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