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吳超 任連芳 林秀蘭)“賴工,你的衣服已經濕透了,你天天這么干,很累吧?”在茂名石化煉油改擴建240萬噸/年加氫裂化裝置現場,施工人員對煉油分部聯合六車間年輕的設備員賴欽利說。“看到新裝置一天天成長壯大了,我再苦、再累也值得!”
吃得苦中苦勇爭上游人
圖一:賴欽利與職工在現場講解新裝置設備安裝規范。凌富振/攝
賴欽利是2009年分配到煉油分部聯合六車間的大學生,在設備管理專業時間不長,但他不怕苦,不怕累,憑著嚴謹的工作作風,十足的學習干,認真負責的處事態度,短短的三年時間,就在年輕的大學生中脫穎而出,成長為車間獨當一面的設備技術好手。
參加煉油改擴建240萬噸/年加氫裂化裝置建設以來,賴欽利負責新裝置設備驗收、施工質量驗收等工作。為了能夠勝利完成任務,實現新裝置高標準中交,他天天提前早半個小時上班,到車間后首先第一時間就是到施工現場巡回檢查,對建設現場的設備布置、吊裝、材質確認、工藝流程逐一檢查,一忙起來一個上午泡在現場,連水也顧不上喝。
一次上午11時35分,已經是下班時間了,車間設備主任到辦公室找賴欽利,“他一直在現場,還沒回來歇過呢。”辦公室的同事說。“我們是要‘打持久戰’的,可不能累壞了身體,趕緊讓他回來喝水,歇一會兒。”“主任,我們都叫過了,他總說要等會兒,可就是沒見他回來。”于是設備主任想到了一個辦法,他通過操作室的對講機呼叫起來“小賴,你在哪里?” “主任,我還在新裝置現場檢查加熱爐。”“趕緊回辦公室,新裝置人員集中開會。”“好的,馬上到。”過了五分鐘,全身濕透的賴欽利回到了辦公室,同事們都會心地笑了,向他遞上了一杯水。
功夫不負有心人,賴欽利經過精心的監督和檢查,新裝置建設中,他發現施工質量問題100多項,設備驗收問題50多項,并全部聯系設計單位整改完畢,他也成為了新裝置第一批“三查四定”的標兵,受到了車間和分部的嘉獎。
一個問題也不放過
圖二:賴欽利在加熱爐檢查保溫釘焊接情況。凌富振/攝
在新裝置建設現場,賴欽利或者在認真核對和檢查到貨的新設備;或者在精心細致檢查設備安裝質量;又或者在與施工作業人員商量協調著問題整改。在現場的他,總是閑不下來,每天他的工作服是連口袋也濕透了的。
240萬噸/年加氫裂化裝置建設大部分設備已安裝到位,管線安裝正進入高峰期階段,按施工統籌,很快就要進入加熱爐烘爐階段了。他根據技術協議和設計圖紙,再一次嚴格地對加熱爐襯里保溫釘施工質量進行檢查,以確保加熱爐下一步襯里施工的順利進行。
賴欽利進入新裝置分餾爐F201檢查,他認真地對照相關的施工安裝標準,發現加熱爐有些保溫釘出現焊接過少、不符合規范要求的情況,他意識到保溫釘的質量將會影響裝置長周期運行。
“質量是工程建設的生命,必須馬上整改!”于是,他聯系監理、施工等相關人員到現場進行檢查、研究、商量解決的辦法。賴欽利本著“決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問題”的原則,一直跟蹤著問題的整改進度,最終找到了最佳的解決方法,廠家和施工方將部分焊接質量不好的保溫釘已經整改完畢,并完全符合要求時,賴欽利才微微松了口氣。大家都感慨地說:“賴工,你一個問題也不放過,我們也不敢怠慢呀。” 大家都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為了把好新裝置工程建設質量關,確保240萬噸/年加氫裂化裝置一次開汽成功,賴欽利以 “不放過任何一個低標準”的態度嚴嚴把好工程建設質量關。當問及賴欽利參與煉油改擴建的感受時,他由衷地說:“我能參與煉油改擴建,感自很自豪,很幸福。雖然每天都很累,但每天有不同的收獲。我是累并快樂著!”
圖三:問題解決了,全身濕透的賴欽利滿臉幸福和快樂。凌富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