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王朝輝)一身戎裝,英姿颯爽,從紅得耀眼的救火車上一躍而下,那矯健的身姿、那英武的氣質,“燕山石化搶險救援高手”果然名不虛傳。他,就是燕山石化消防支隊三中隊副支隊長張學軍。
入行10年,在無數次的火災撲救和搶險救援中,張學軍漸漸練就了一身“獨門神功”。
2010年夏日的一個凌晨,正在家中休息的張學軍突然接到同事的電話:“張隊,快來吧,出事了!”張學軍“騰”地一下從床上躍起,來不及和愛人打聲招呼,就抓起衣服沖出家門。
在職工醫院附近,兩輛載重50噸的大貨車發生嚴重的追尾事故,后車的駕駛室嚴重變形,重傷司機死死地卡在駕駛室里面無法挪動,正痛苦地呻吟著。見此情景,張學軍的大腦快速旋轉,并進行了初步判斷:必須立即頂開駕駛室轉向機,才能把司機救出來。可憑著以往自己對汽車結構的深刻了解,如果按照慣常的切割方案執行,把發動機的A柱(承重柱)切斷,那么鋼板必然反彈,這將對司機造成二次傷害,甚至會危及司機的生命。
“必須修改救援方案!”張學軍斬釘截鐵地命令道。同時,他迅速撥通交通隊的電話,請求他們緊急支援一臺事故牽引車。一切就位后,他采取事故牽引車外加2臺液壓鉗互相配合的方法,對擴充的空間逐漸進行填充,為傷者騰出了適度的空間,然后自己親自爬到駕駛室頂部,破拆后用壓力鉗撐開,用繩索將司機從駕駛室上方安全抬出。
“當時,司機的兩條腿已經斷了,右眼眼珠子都擠出來了,駕駛室里一片濃重的血腥氣。晚上回到家才發現,我身上的白襯衫染得全是血。”說起那驚心動魄的40分鐘,張學軍至今還感到毛骨悚然。
去年12月21日,又一起觸目驚心的事故發生了。房山橋梁廠一名26歲的女工腹部不幸被3根直徑約為4毫米的鋼筋貫穿,生命危在旦夕。為及時進行搶救和手術,必須將插在腹部外面的鋼筋立即截斷。
就連有著豐富救援經驗的張學軍,看到當時的情景后都不免倒吸了一口涼氣。只見這位女工的腹部橫插著3根鋼筋,整個人就像個大大的“豐”字。因為鋼筋是鐵路橋梁建設專用的高碳鋼,質地非常堅硬, 而且1根緊連神經,1根貼著主動脈和脊椎,在剪切鋼筋過程中如果稍有不慎,輕者造成傷者癱瘓,重者直接喪命。此時,醫生已為傷者注射了麻藥,如果2分鐘內剪切工作不能完成,或者剪切失敗,傷者很可能會喪失生存的希望。
面對重重壓力,張學軍沒有退縮,也沒有“慌不擇路”,而是對現場形勢進行了周密分析。他首先考慮的是剪切工具的選擇。如果用機械液壓鉗剪切,鉸接式的剪切方式容易造成鋼筋彎曲,這樣必然會觸碰傷者神經和脊椎,進而引起傷者傷痛,甚至危及她的生命;而直切式的手動剪切工具則可以避免這個弊端,但其力度又是機械液壓工具無法比擬的。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怎么辦?來不及猶豫了!“兩害相權取其輕”。經過深思熟慮,張學軍大膽決定采用手動工具進行剪切。
“當時的情況非常危險,鋼筋距離她的內臟以及脊柱都非常近,手稍微把持不住,使鋼筋觸碰到這些要害器官的話,就會使傷者受到進一步的傷害甚至造成死亡。所以我們在剪切的時候,首先動作要快,必須保證在麻藥失效之前完成剪切任務;其次要盡可能地將剪切鋼筋的部位貼近她的身體,確保露在外面的部分越少越好,以便下一步手術的進行。”
在醫護人員的密切配合下,膽大心細的張學軍親自動手,用時不到60秒鐘,就切斷了3根鋼筋,為傷者接受下一步的治療創造了寶貴條件,一個如花的生命因此有了更多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