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劉麗婷)3月的一天傍晚,煉油分部聯合五車間一催化外操室。剛剛巡檢回來的老班長蘇榮遷前腳還沒踏進門,就看到班里的職工圍坐一圈,大家都還沒吃飯,卻見臺中央擺著一個漂亮的大蛋糕。大伙兒一見老蘇,立刻齊刷刷鼓起了掌。弄得老蘇一頭霧水,“你們搞的什么名堂呀?今兒可不是我生日!”
班里的小李揭開了謎底,“老班長,今天可是您參加工作三十七周年紀念日呀。再過兩個月,您就將光榮退休了。我們大伙兒一商量,決定就在您堅守了三十多年的裝置里為您慶祝一下!也對您這么多年在工作中給予我們幫助表示感謝!”老蘇聽著,一臉感動,思緒仿佛回到了以前。
一馬當先堵“雪花”
2009年11月的一個凌晨,老蘇帶著幾個新兵對裝置兩器進行巡檢時,隱約聽到不遠處傳來“嘶嘶”聲,順著聲音,老蘇發現2層平臺增壓機器壁閥風管處原有的一處焊口發生斷裂,600多度高溫的催化劑正像雪花般急速外泄,危急之時,老蘇果斷命令新兵后退至安全地帶,自己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上前用蒸汽對漏點進行掩護,同時聯系內操降壓降量,由于發現及時避免了一起重大事故。
從1975年6月參加工作以來,老蘇一直在一催化,是為數不多的幾個裝置同齡人。幾十年的歷練,經歷過了太多血與火的考驗,在老蘇心里,“安全”二字大過天。三十七年來,老蘇始終堅持認真科學巡檢,大伙都知道老蘇巡檢時的“五件寶”:巡檢包、記錄本、小扳手、對講機和測溫儀,不論什么天氣,老蘇都是準時巡檢,寶不離手。幾十年來,老蘇發現的大小事故隱患少說有上百起,是一催化這套老裝置名副其實的“安全守護神”。
老“小氣鬼”的大算盤
近兩年,隨著公司全面深化精細管理,節約一分錢,經營一分錢等理念的不斷深入,老蘇也成了聞名的老“小氣鬼”。
去年7月的一天,老蘇叫班里的小王去換臺泵的出口壓力表,干事麻利的小王更換完畢后順手把廢壓力表丟進了垃圾車,沒成想不到五分鐘就被老蘇又撿了回來。
“小王啊,猜猜這個壓力表多少錢一個?”小王撓了撓頭,老蘇隨后做了一個6字的手勢,“哦,原來是六十塊?”,“不,是六百塊,還有更貴的呢。你算一算,我們一套裝置一個周期大概要更換300至400個壓力表,平均按600元一個計算,那就是20多萬,而且壓力表扔了就變成了垃圾,清理垃圾還需要人工成本。如果我們把失靈壓力表收集起來統一送到儀表車間進行維修校對,這樣不但可以大大節約成本支出,而且還能節能環保。”很快,老蘇的建議就被車間采納并在全車間推廣。近幾年來,老蘇帶著班里職工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向車間提出了兩百多條節能降耗優秀合理化建議,累計為裝置降本增效1000多萬元。
最受歡迎的業余“講師”
參加工作三十多年,老蘇一直保持著記筆記的習慣。“人老了,又不會用電腦,有時記性不好,遇到問題就記下來,一來方便自己查找,二來也能給年輕職工提供點兒學習資料。”老蘇的筆記足足有厚厚的十幾大本,從裝置的細微改造流程到日常處理的突發問題再到優化技術,一應俱全。
在大伙兒看來,老蘇還有個愛當老師的“毛病”。 2010年4月份,裝置液態烴泵密封經常發生泄漏,成了當時最大的安全隱患。老蘇“倚老賣老”,經常抓著機會就向鉗工班長和車間設備專業人員討教,還組織班里的技術骨干自覺對液態烴泵進行攻關、特護,在攻關取得顯著成效后,老蘇更是主動要求給全體一催化職工上了堂“液態烴泵密封大漏原因及處理”的一點課,連車間主任和設備員們聽后都嘖嘖稱贊。這之后,老蘇就當老師上了癮,這兩年,老蘇上的“一點課”累計達到了十幾堂,而且堂堂滿座,這還不算,他還把他的幾個集團公司技術能手徒弟也都拉上了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