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到獨山子石化實踐鍛煉,讓我完成了一項長達10年的‘規劃’——構建起從化學工程基礎理論到煉油化工實際生產的一套完整知識體系。”3月2日,煉油與化工分公司科技信息處高級主管王桂輪在談到赴基層實踐鍛煉情況時說。
在讀博士研究生期間,王桂輪學的是化學工程,畢業后進入總部機關從事與石油化工技術管理相關的工作。赴基層實踐鍛煉之前,與自己的博士專業和7年的石油化工技術管理工作的積累相比,王桂輪覺得所掌握的煉油知識相對匱乏:“以前,碰到煉油方面的一些業務,心里總覺得沒底。”
參加總部機關第三批干部赴基層實踐鍛煉活動一年半,王桂輪補齊了這塊“短板”。“我打心底里感謝集團公司人事部和煉油與化工分公司給我這次寶貴的實踐鍛煉機會。”王桂輪說。
王桂輪利用半年時間,跑遍了獨山子石化乙烯廠和煉油廠的17個車間36套裝置。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王桂輪自覺運用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工作經驗,積極發揮聯系總部與基層單位的橋梁紐帶作用,幫助獨山子石化開展生產裝置技術攻關;建言獻策,指導基層科技攻關項目的申報和實施,建議將千萬噸煉油工藝與產品方案優化研究等6個項目進行科研立項。
在幫助基層解決實際生產難題的同時,王桂輪不忘跟蹤研究全球煉油化工行業發展動態。“通過系統研究,我預期,未來5年到10年,丁二烯市場價格仍將在高位運行。因此,我認為,就中國乙烯產業而言,在其裂解原料組成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提高丁二烯和丙烯收率尤其是丁二烯收率,應當成為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如果能在保持‘三烯’收率不變的情況下,適當控制乙烯收率,以提高丁二烯和丙烯的收率,不僅會有助于合成樹脂行業減虧,而且會增強丁二烯的持續贏利能力。‘一減一增’,經濟效益將相當可觀。”王桂輪說,“這一點已經在我與獨山子石化大小乙烯車間技術人員進行的共同研究中得到證實。”
“針對生產裝置存在的問題及橡膠產品開發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王桂輪充分發揮個人專業知識優勢,在生產裝置結構優化和產品開發方向等方面,結合中國石油煉化業務發展全局,提出了大量具有前瞻性和推廣價值的建議,為保障企業化工產品平穩生產和產品質量與效益的提升做出了積極貢獻。”獨山子石化人事處副處長劉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