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人公:管道局EPC項目副經理、安全總監楊立明 |
救治乍得女孩
在中國石油乍得上下游一體化項目中,定向鉆穿越沙里河是管道施工的一項控制性工程。記者在去工地采訪的路上,與管道局EPC項目副經理、安全總監楊立明同行。楊立明在海外工作了6年,曾獲得管道局印度項目勞動獎章、乍得項目優秀項目經理等榮譽。
出發前,乍得司機回過頭對我說了一句:“安懸太。”我一下子愣住了。看我不知所措,他拉了拉胸前的帶子,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他說的是“安全帶”。
恩賈梅納盡管是乍得首都,可是道路卻無法與國內相比。僅有的幾條公路,據說也是這半年多來才修的。我們走的這條公路是通往喀麥隆的,質量很好,就是路面比較窄,剛夠兩輛車相對行駛。路上車很少,但是我們的車時速一直控制在70公里。楊立明向我解釋說,項目部嚴格要求車輛行駛時速不能超過70公里,路況差一些的公路控制在每小時60公里以內,作業帶內行車的時速要低于45公里。而且,司機每2個小時就要停車休息幾分鐘。果然,沒有經過任何人的提示,行駛2個小時后,司機把車停在路旁一棵大樹下。在陰涼處休息幾分鐘后,我們又繼續趕路。
路上,楊立明講了一個發生在去年3月的故事。那天傍晚,結束施工從工地往營地走,看到一間茅草屋前站著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楊立明邊走邊給她拍照。女孩子挪動時,楊立明感覺好像有些不對勁兒,就走過去,發現她的右腳有些腫脹。一位家族中的長者走過來比劃,意思是女孩是從樹上跌落摔傷的。抬起頭,楊立明猛然發現女孩的左耳全是膿水,便趕緊返回營地取來了紅花油,在孩子的腳上涂抹。
由于對岸工地有人感染瘧疾,項目經理關雪濤連夜從首都調來項目部的大夫孫景武。第二天,孫景武坐船過河后,楊立明立刻帶著他去給女孩檢查病情。原來,女孩得的是中耳炎。孫大夫給她往耳朵里注射消炎藥水,并留下口服消炎藥。之后幾天,楊立明都來給孩子腳上抹藥,叮囑孩子的家人按時給她吃消炎藥。三四天下來,女孩耳朵的膿水不見了,腳傷明顯見好。(記者 林培軍)
![]() |
★主人公:大慶鉆探鉆井二公司DQ16111修井隊平臺經理段新軍 |
大哥師傅
2009年,來到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的大慶油田鉆探鉆井二公司DQ16111修井隊,先后在當地招收28名雇員,中方所有技術人員都收了洋徒弟。
平臺經理段新軍的徒弟叫薩勒。收徒那天,段新軍通過翻譯對薩勒說:“以后咱們互相學習,互當師傅,我教你漢語、操作技術,你教我阿拉伯語。”從此,這師徒倆就像兄弟一樣相處。
薩勒知道師傅比自己年齡大,“大哥師傅”就成了他對師傅的特有稱呼。說起來,這里面還有段故事。薩勒得知漢語稱呼大哥表示親近,稱呼師傅表示尊重,便覺得只有把大哥和師傅放在一起稱呼師傅,才能表達出自己的真情。
每天看到師傅忙忙碌碌,無論井上出現什么問題,總有辦法手到病除,薩勒很佩服師傅,處處學著師傅的樣子做。為盡快達到溝通無障礙,他刻苦學習漢語,沒事就找師傅和中方人員練口語,學習操作技術和修理技術。
薩勒還記得第一次上鉆臺單獨操作液壓大鉗的情景。操作前,段新軍給他做了示范,可他操作時還是走了樣,而且哪個地方不安全就站在哪里。起下鉆時,管子沒擰緊,他就要進行下道工序,師傅立即上前制止,手把手地教他操作液壓大鉗,怎么上扣卸扣,怎么接單根……而薩勒對學技術也有股不服輸的勁兒,休息時也在捉摸怎么操作,不懂不會的就找師傅問,技術上大有長進。
薩勒到隊里之前學過電焊,只要井上有焊接的活兒,無論當不當班,只要說一聲,他都會認真完成。一天深夜11時多,安裝封井器導管時需要焊接,隊里派人把在夢鄉的薩勒叫醒。他二話沒說就跑到井場,焊了兩個多小時,第二天照常上班。師傅感動得用阿拉伯語對他說:“你真敬業!”他擺擺手說:“這是跟大哥師傅學的。”
薩勒跟著大哥師傅學到不少操作技能,而且還能發現問題。前些天上夜班時,薩勒突然發現二層平臺上的銷子別針斷了,立即向師傅報告。段新軍趕緊登上二層平臺,咣咣幾下換上了新別針,排除了險情,避免了一起事故的發生。在完井總結會上,段新軍表揚了薩勒。小伙子高興極了,說這都是師傅教的。
段新軍每次回國休假都會帶回一些小禮物送給徒弟.這也成為中方人員之間不成文的規定。中方人尊重當地員工的信仰、生活習慣,像親兄弟一樣對待他們,大家建立起深厚的兄弟情。(唐駿華 白柱石 馬麗)
![]() |
★主人公:渤海鉆探委內瑞拉項目部BHDC07鉆井隊平臺經理李振義 |
品牌隊長
12月5日,渤海鉆探公司委內瑞拉項目部BHDC07鉆井隊今年施工的第三口井完鉆。至此,這個隊今年全日費連續時間已超過200天,安全生產超過340天,累計進尺1.002萬米,各項生產指標在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A)阿納古(ANACO)區塊的20余支鉆修井隊伍中名列前茅。
2009年才接手70D鉆機的BHDC07鉆井隊,之所以能在三年之內取得這樣的成績,與這個隊平臺經理李振義的精心管理密不可分。
2004年,李振義在孩子出生僅僅4天后就登上了出國航班,赴委內瑞拉執行工作任務。
委內瑞拉是世界最早發現和開采石油的國家之一,其石油鉆井市場既成熟又競爭激烈。要想在此立足,必須有過硬的本事。但是,鉆井隊只有5名中方管理人員,其余為當地雇員。讓這支在內部連語言都不通的后來者與國際知名石油商打交道,難度可想而知。但李振義不信這個邪。
復雜的地質和工藝,對技術駕輕就熟的李振義來說不在話下,最難的是如何讓占井隊主體的當地新雇員盡快上手。為更好與當地雇員交流工作,李振義下決心闖過了語言關,并將自己懂得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當地雇員。在他的精心指導下,新井隊連續高質量完成幾口井。
由于業績突出,李振義2009年被渤海鉆探公司聘為BHDC07鉆井隊平臺經理。但這些并沒有讓李振義自覺了不起。他知道,他的井隊與一流隊還有距離。別的不說,就是設備就讓人頭疼。
他們使用的70D純電動鉆機,部分配套設備是“洋設備”,是名副其實的高端裝備。但是沒有詳細的中文技術資料作參考,他們都成了“睜眼瞎”。出問題就要請當地的代理上井服務,不但費用高昂,費時費力,而且還曾經有個隊因為這樣的等停造成合同終止。
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他帶領BHDC07隊員工查閱了大量資料,請教多位國內有名的技術專家,掌握了70D純電動鉆機的大量修理技術。不僅如此,他們還再接再厲,學習了一系列鉆井專業書籍,掌握了大量的專業知識,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
BHDC07鉆井隊以雄厚的技術實力,先后榮獲銀牌隊、HSE先進隊等榮譽稱號,成為PDVSA和渤海鉆探公司的品牌隊和甲方最信賴的模板隊。 (記者李長開 通訊員薛夢濱)
![]() |
★主人公:東方物探利比亞8620A隊隊經理莊艦 |
攻克SIPEX
莊艦,東方物探利比亞8620A隊隊經理,帶領8620A隊出色完成SIPEX三維項目和WAHA二維項目施工。
SIPEX項目2009年11月7日正式開工,計劃于2010年10月底完成。z這個項目的工區西部邊界位于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邊境附近,如果施工過程中稍有不慎,出現人員或車輛越境現象,后果不堪設想。對此,在邊境附近施工前,莊艦狠抓司機和施工班組人員的培訓,在工區邊界做好各種防范措施。在此區域施工過程中,他在野外進行監控,一待就是一整天,確保不出現任何問題。
針對地形復雜、臺地陡崖作業風險大的問題,莊艦對高風險的施工地形進行細致踏勘,和各班組中方監督共同做好施工計劃。施工過程中,精細組織,監控施工安全。在整個項目運行中,他狠抓HSE和質量工作,帶頭進行各項檢查、審計和整改工作,組織參加各種形式的HSE和質量活動、會議,把經理部要求的各項KPI考核工作落到實處。通過努力,SIPEX項目于2010年9月4日順利結束野外生產,歷時302天,完成15.0833萬炮,最高日效701炮,比預計時間提前一個多月完成任務。
隨后,8620A隊繼續承擔WAHA二維勘探項目。莊艦馬不停蹄,周密計劃,精心組織,參與項目間的營地大搬遷工作。項目于2010年9月26日正式開工,正常施工期為4個半月至5個月。然而,11月初,WAHA甲方突然要求必須于2010年12月底前完成所承擔的全部二維工作量,否則將影響整個項目的收入和今后與WAHA公司的合作前景。
工期幾乎縮短一半,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全隊上下壓力劇增。莊艦立即召集所有班組長和當地骨干員工開會,商討下一步施工計劃和組織方案,穩定思想,堅定完成任務的信心。同時,與經理部領導積極溝通,尋求最佳施工方法。
在經理部的大力支持下,莊艦組織人員重新修訂施工計劃,做好測量、推土、放線和采集等各工序的緊密銜接。同時,做好人員、設備管理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確保采集工作安全有序進行。這個隊最終克服了種種困難,確保了WAHA項目于12月底前順利完成,不僅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也在甲方面前爭得了聲譽。(特約記者 龐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