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撫順石化公司石油一廠這個上萬人的大企業,提起“袁鳴岐”這個名字不一定人人皆知,但說到“大喇叭”卻無人不曉。“大喇叭”這個綽號不僅緣于袁鳴岐長得人高馬大嗓門高,平時開會講話可以不用喇叭,而且因為他擔任廠工會宣教部部長,大家覺得,這個稱呼既貼切又親切。他退休后,“大喇叭”這個綽號從工廠傳到了社區。
袁鳴岐在石油一廠工會擔任宣教部部長時,善于用寓教于樂的方式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他組織的“工人講故事”,從廠里講到市里又講到全國。退休后,他主動擔任了社區黨小組組長,發揮余熱,創造了“學唱講評”的活動方式,讓退休工人政治學習時開懷大笑,唱歌跳舞時甜蜜微笑,講故事時捧腹大笑,評先進時幸福歡笑。今年年初,他在社區開展了“四個五”活動,即唱五首紅歌、做五篇贊詩、答五道時事題、進行五次家訪,凝聚了退休人員的心,豐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袁鳴岐在企業工作時,有了活動,打個電話與會者就會招之即來。退休后,遇有集體活動,他本也可以打電話通知,可為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對一些退休工人,他總是以串門的方式通知,既了解了退休工人生活情況,又讓一些不愛參加活動的老同志感到盛情難卻,積極參與活動。去年下半年,他去老工人佟志勛家時,發現佟志勛病了,雖然已臥床不起但還堅持在病床上寫故事。聽說開會的消息后,佟志勛還堅持要去參加會議。袁鳴岐被這位老黨員的精神所感動,勸說佟志勛,讓老伴替他到會,并建議離退中心表彰老人。
袁鳴岐在企業工作時,不管開什么會都不忘講生產。退休后,他的談話內容變了,除了講國內外形勢,更多的是講如何過好晚年生活。他組織退休人員唱紅歌、學書法、打門球。活動組織得像在工廠里一樣有板有眼,老人們都愛參加。他看到一些老人生活比較枯燥,就利用社區空地開展各種娛樂活動。活動時,他帶頭又唱又跳,氣氛特別熱烈。他還把老年保健課引進老年大學課堂,老工人們聽得津津有味。
現在,袁鳴岐又擔任了社區活動小組長,更忙了。他把社區文化活動的范圍擴大到了街道。“大喇叭”,更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