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只是石油戰線上的一名普通員工,組織上卻給了他這么高的榮譽,作為他的姐姐,我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9月26日,在大慶石化儲運中心會議室里,一場以“我的弟弟——李新民的成長故事”為主題的故事會正在進行。
跟隨“大慶新鐵人”李新民的姐姐、儲運中心篷布車間主任李慧艷的講述,這個中心機關及基層車間的黨員干部,從另一個視角,了解了李新民的成長歷程,更真切地認識了他勇于擔當、拼搏奉獻的優秀品質。
“新民從小就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15歲時,他把家里的犁杖改良了一下,一個人犁完了向日葵地,鄰居都夸新民這小子厲害。從那時起,我們看出了他能琢磨、有韌勁兒。新民從這件事上,明白了知識能創造生產力的道理,所以更加努力學習。”李慧艷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姐姐眼中的“新鐵人”。
“多年來,他和同事奮戰在海外,很少有機會和家人團聚。去年春節,是個例外。十多年了,我們這個大家庭第一次能和他坐在一起,聽他講述既辛酸又有趣的故事。他使我明白‘寧肯歷盡千難萬險,也要為祖國獻石油’不是空話,而是海外石油人真真切切的責任擔當。”講到李新民不畏艱險、海外追夢,姐姐李慧艷有些哽咽。她說,每次新民打電話來,媽媽都告訴他:“兒子,媽好著呢,真的可好了!你放心工作,多打井、多出油啊!”
李慧艷的真情流露感染了大家。短短20分鐘的講述中,現場多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這個中心的組織員于金宇介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儲運中心通過各種形式對黨員干部進行學習教育,而這種以姐姐講述弟弟事跡的形式,無疑是傳遞正能量、撒播精神火種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儲運中心辦公室秘書宋劍說,雖然和李新民從事的是不同的工作,但是他身上那種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的人生態度值得我們學習。作為80后的我,更應該努力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實現中國夢奉獻青春的力量。
據了解,作為這個中心唯一的一名女車間主任,李慧艷也是好樣的。去年,她帶領這個只有18名員工的篷布車間創造了百萬元的利潤。她先后榮獲了大慶石化公司優秀黨務工作者、五好家庭等榮譽。李慧艷說:“作為姐姐,我為新民驕傲,我也要像他一樣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