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前不久,某油田下屬企業把心理健康列入年度培訓第一課,專門請來心理專家,為員工上心理健康課,不少員工在互動答問中解開了思想“疙瘩”,員工感覺受益匪淺。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這一命題。筆者認為,企業通過定期聘請心理專家對一線員工進行心理健康咨詢,將心理健康知識列入整體培訓計劃,無論對個人成長,還是對企業安全生產都不無裨益,值得嘗試和效仿。
隨著人才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生活和工作節奏加快,員工的心理問題越來越突出,心理亞健康、不健康現象越來越普遍。員工情緒不佳或員工心理壓力增大到一定程度,都會對工作帶來或小或大的影響,小則工作沒精打采,缺乏工作激情,大則影響企業和諧,甚至影響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
國外有的公司為了員工心理健康,建造了4個“幽默房”:一個是圖書館,內有各種笑話書、卡通書及幽默內容的光盤、錄像帶和錄音帶;一個是能容納200人的會議廳,廳內布置了幽默大師卓別林等人的許多劇照;一個是玩具房,里面有各種各樣宣泄壓力的玩具,員工能夠在里面摔東西而不必賠償;一個是高科技房,配備有各種計算機軟件和供私人使用的計算機。“幽默房”讓員工放松了神經,緩解了壓力,從而有效調整了員工的情緒。
心理健康專家指出,心理培訓能夠增強員工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還能提高員工的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作為企業管理著,應該及時了解員工心理狀態,控制好員工的“壓力閥”,在關鍵的時刻為其減減壓,員工的心靈便可以在一個健康的平臺上“舞蹈”,主人翁意識也會變得越來越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