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機構預測,全球人口在未來幾十年將以驚人速度增長,到2050年,人口總數將從目前的約68億增長至90億以上。人口的激增為化學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一方面,人口的快速增長需要大量的糧食和飲用水;另一方面,人類還面臨著糧食生產所需耕地減少、石油儲量進一步下降和氣候變化的威脅,這些問題無不需要化學工業提供解決方案。歐洲大型化工公司已經認識到未來的發展戰略是如何保證可持續發展,它們希望以“減少被動反應,更加積極主動”的方式,在包括安全飲用水、食物、健康、住房、汽車以及通訊工具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化工巨頭巴斯夫認為未來在滿足人類需求方面化學工業存在巨大潛力。該公司執行董事及研究副總裁安德亞斯·克雷彌耶(Andreas Kreimeyer)表示,今年初巴斯夫公司決定2010年科研預算維持與往年相似的較高水平,大約13.8億歐元(18.7億美元),用于解決世界人口日益增長帶來的水、食物、能源或交通運輸的相關問題。克雷彌耶表示:“世界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我們不能用昨天或今天的觀念解決明天的問題。”他認為,世界人口不斷增長的挑戰,必須用突破創新技術來解決??死讖浺赋?,巴斯夫在許多領域可以發揮作用,包括能源管理,通過生物技術提高農業產量,利用納米技術生產高性能保溫材料等。
在能源管理領域,克雷彌耶對巴斯夫在有機光伏技術的研究成果——能效為20%的太陽能電池寄予厚望。但他同時指出,只有當太陽能發電成本與礦物燃料和核能源的成本相近時,太陽能發電才有競爭力并可以廣泛使用,巴斯夫正在為找到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案而努力。目前,巴斯夫與博世公司和德國一家致力于有機光伏的企業Heliatek公司合作,開發新的有機材料來替代硅光伏材料。他承認,該技術距離商業化還有一段路要走,一些技術需改進,但他有信心將這類有機光伏產品在2012年投放市場。
克雷彌耶表示,采用納米技術生產的高性能保溫材料將在二氧化碳減排中發揮重要作用。如果德國2400萬套舊住宅樓按新標準用高性能保溫材料實施改造,該國每年可減少約80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這種新型納米泡沫保溫材料不僅能耗更低,而且比傳統材料更薄且保溫效果更好也更易于施工。在農業方面,化肥、作物保護劑和傳統的植物育種技術將無法保證未來90億人的糧食需要。為此,必須借助植物生物技術來滿足社會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巴斯夫已與美國種子和化工巨頭孟山都公司合作,開發農作物增產及提升營養價值的解決方案。
德國的拜耳公司也在進行一項針對糧食生產的“第二次綠色革命”。拜耳作物科學公司董事會主席柏少安今年1月出席在柏林召開的一個大會上表示,所有可用的工具包括化學農作物保護劑、種子和創新技術都應當用于保障收成和提高農業生產率上來。拜耳作物科學公司2010年安排了6.5億歐元研究經費用于開發農作物保護劑和相關技術。
歐洲氯氣生產者組織Euro Chlor市場經理迪克·科羅特曼(Dirk Clotman)表示,氯氣將在確保向世界不斷增長的人口供應清潔水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將超越其作為水消毒劑的傳統作用。他解釋說,目前三分之一氯氣用于聚氯乙烯的生產,很多藥品的生產離不開氯氣,半數以上的農作物保護劑也需使用含氯物質進行生產。此外,新能源產品如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也要用到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