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連片、分布廣、孔隙細密等極為復雜的地質構造,胡尖山油田在長慶人手里先后“四上四下”卻無果而終。直到2001年,長慶油田長西石油開發項目經理部(采油六廠的前身)在沒有一點參考資料、勘探成果還處在一片空白的情況下,組織油田內外的勘探開發和油藏專家,借鑒長慶油田其他地區同類油藏成功開發的經驗,第五次聚集在胡尖山地區進行攻關,結果在油田中部的胡43-15井,通過地層壓裂等綜合措施,試油喜獲40多噸日產油流量。當年這個地區就生產原油1.65萬噸,揭開了胡尖山油田正式開發的序幕。
面對胡尖山地區“土豆”狀的油藏結構,長西石油開發項目經理部以胡43-15井為圓點,層層遞進,到2006年年底,就找到近10個大小不同的油藏構造,建成了年36.5萬噸的生產能力。2006年年底,根據胡尖山地區的發展規模,長慶油田決定成立采油六廠,全面負責胡尖山地區油藏開發。
隨著滾動式開發進程不斷加快,長慶油田不但將胡尖山地區的“土豆”式油藏盡攬懷中,而且在已開采油區的南北方向分別發現了兩個大塊整裝的連片油藏。2005年和2008年分別成立的安五和安邊兩個作業區,就是油田開發形勢出現轉機的最好見證。
目前,負責北區管理開發的安邊作業區,依靠連片油藏的充足“營養”,加快油田建產步伐,使油田開采的“西瓜”雛形凸顯,今年已累計生產原油14.284萬噸,較去年同期上升7.17萬噸,平均日產水平達958噸,較去年同期增加了488噸,今年原油產量可接近50萬噸。負責南區整裝區塊管理開發的安五作業區,堅持“地面服從地下”的原則,依靠“超前注水、注夠水、注好水”及壓裂酸化等多種措施,大打原油上產進攻仗。截至5月底,今年新投產能建設井已達43口,措施井67口。
今年,采油六廠不僅以59.7萬噸產能建設量和31萬噸原油增長量,雙雙進入長慶油田12個采油單位產能建設工作量和原油增長量前3名,而且將以124.5萬噸年產量跨入長慶油田百萬噸采油大廠行列,創造了滾動式勘探開發的新奇跡。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