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張濤研究員領導的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組日前以氧化鐵為載體,成功制備出首例具有實用意義的單原子鉑催化劑。
該單原子催化劑具有非常高的催化活性和穩定性,其催化活性是傳統納米催化劑的2~3倍,為開發低成本高效貴金屬工業催化劑提供了新選擇。
據介紹,張濤研究員帶領的課題組利用氧化鐵和鉑之間的強相互作用,采用簡單的共沉淀法,通過精確調控沉淀條件以及控制鉑的含量,獲得了首個高活性并能在反應條件下穩定存在的單原子鉑催化劑。
負載型鉑催化劑是用途最為廣泛的貴金屬催化劑。全球每年高達50%的鉑產量都用于制造汽車尾氣凈化系統的三效轉化器。此外,燃料電池電極催化劑、石油化工中的催化重整以及各種精細化學品的合成都大量依賴于高效負載型鉑催化劑。但是鉑的資源稀缺性決定了其價格昂貴,同時鉑元素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又決定了其在多種催化反應中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如何提高鉑的原子利用率一直是催化劑制備科學的核心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