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大氣治理的逐步深入,清潔空氣技術市場飛速發展。中關村創藍清潔空氣產業聯盟主任解洪興4月18日在記者專訪時說,如果2030年全國所有城市都能實現空氣質量達標,那將會創造一個超過20萬億元的市場空間,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清潔空氣技術需求市場。
由清潔空氣創新中心、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共同完成的《2030清潔空氣市場展望報告》,首次系統剖析了未來經濟發展與重點行業市場機遇。即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和移動源排放控制、環境監測的市場將分別超過14萬億元、2萬億元和1300億元,室內空氣污染防治將帶來1.7萬億元市場;燃煤、工業源VOCs污染防治將分別產生超1萬億元、近8000億元的市場空間。
自2013年“大氣十條”發布以來,我國部分城市的PM2.5濃度降幅達到甚至超過30%。《2030清潔空氣市場展望報告》建立了以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為約束的經濟發展模型,預測到2030年,我國第三產業占比將超過60%,煤炭占總能耗比重低于42%,清潔能源占總能耗比例達22%,新能源汽車年銷量或超1500萬輛,這些變化會帶來巨大的溫室氣體減排效應等。
“清潔空氣市場將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高健說,“該報告基于詳實的調研數據和科學的統計方案,展現了未來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市場的巨大空間,以及多個細分領域的容量和前景。”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