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石墨烯產業化多遠?
“一年之前,我不敢說我的單層石墨烯已經規模化生產,但現在敢說了。”上海交通大學郭守武教授在臺下對記者如是說。
就在之前半小時,郭教授團隊實驗成果在臺上展示PPT時,受到了臺下企業界的追問,“我要5公斤,你能給我嗎?”“簽了合同,幾天就能給你。”“價格多少?”“我成本是0.5元/克,但這是郭老師幾年心血,他肯定不會以這個價賣給你。”
在國際上,單層石墨烯售價是2000元/克。
同樣是石墨烯制備者,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劉兆平受到同行的追問,“你9塊錢太貴了,你能做到1元/克嗎?”“當然可以。”“一兩毛錢呢?”“這是商業秘密。”
劉兆平團隊多層石墨烯(比單層制備更容易,成本更低)技術已經賣給了華南家族控股股東南江集團的兄弟單位。據悉,該技術產業化項目預計于11月投產,是全球首條30噸石墨烯生產線。
當上證記者問及該項目產業化前景,劉兆平稱“關鍵看下游。”
中科院金屬所與金路集團簽訂了技術合作協議。該項目負責人任文才告訴記者,去年該項目已經完成了中試,隨時可以工業化,“關鍵看下游市場。”
石墨烯下游應用廣泛,如鋰電池、涂料、LED等。下游應用市場若沒有成熟,制備就難以量產。一家深圳公司2010年就開始賣石墨烯,但苦于應用市場沒有起來,銷量一直做不起來。
不過,石墨烯下游應用在部分領域可能率先突破。南京科孚納米技術有限公司蕭小月總經理透露,一位做散熱復合材料的海外客戶已經提出計劃,希望逐月實現每月四噸的供貨需求。
劉兆平認為,鋰電池、LED將有望成為國內最先利用石墨烯的下游行業。
不過,北京一企業試用了多家科研單位試驗室石墨烯產品,他認為,上游石墨烯品質并不穩定。
石墨烯產業鏈雖然沒有成熟,但投資熱潮已經顯現,劉兆平作為較早掌握該技術的科研人員對此感觸很深,他用“太狂熱了”來形容。
技術聯盟推動產業化
為了推動石墨烯產業化,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13日在北京成立。該聯盟由清華大學、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南京科孚納米技術有限公司、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北京現代華清材料科技發展中心等核心單位發起,聯合國內從事石墨烯研發、產業化的22家法人機構,在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的支持下成立,聯盟成員包括6所高校,4家中科院研究所,17家企業,基本囊括了國內石墨烯研發及產業化的主流單位。聯盟旨在大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體系,為推動我國石墨烯產業做出貢獻。
科技部前秘書長石定寰先生為聯盟授牌,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高云虎等為會議致詞。高云虎透露,新材料十二五規劃已于2012年發布,在編制該規劃時,石墨烯還沒有這么熱門,產業化應用前景并不明朗,因此在產品目錄中并未作為主要重點,但隨著技術和應用的突破,下一步將統籌予以考慮。
我國對新材料有系列扶持政策。分析人士認為,高云虎上述表述,表明不久的將來石墨烯有望獲政策扶持。
石墨烯是人類已知強度最高、韌性最好、重量最輕、透光率最高、導電性最佳的材料,在能源、生物技術、水資源、電子及網絡技術,航天航空和汽車工業等諸多領域展現出寬廣的應用前景。
全球石墨烯目前整體主要還處在研發階段。我國在石墨烯基礎研究方面已經十分突出。我國的石墨烯專利數量僅次于美國,且遠遠多于其他國家。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