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循環經濟把傳統依賴資源消耗的發展方式轉變為依靠生態資源循環發展經濟,抓住了資源相對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癥結,但中國資源利用的“循環不經濟”問題突出。
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尋寰中23日在北京舉行的2013年中國循環經濟發展論壇上作上述表示。
尋寰中說,最近一系列環境問題如華北地區霧霾、寧波等地PX項目引發社會問題,表明以往的發展方式難以為繼。從資源情況看,中國鐵礦石和鋁對外依存度超過50%,銅達到71%,鉀鹽超過80%,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60%。
尋寰中表示,從微觀領域看,循環經濟只注重循環、不注重經濟,缺乏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發展的動力。在蘇南,不少紡織企業有中水回用系統,技術比較成熟,但不見投入使用。因為要達到標準,每噸水的處理成本遠高于當地每噸自來水價格,在現有水價體系下無利可圖。當前不少企業的循環經濟,能夠循環起來,但不經濟。這將致最先進的技術難以得到推廣,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動力會逐漸減弱。
他說,發展循環經濟存在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矛盾,而政策和政府調控手段是化解矛盾的重要方法。當前,中國發展循環經濟短期見效慢、成本高、風險大,企業不愿加大循環經濟投資。這需要政府完善政策機制,逐步完善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法律法規體系、政府政策支撐體系、技術創新體系和有效激勵制約機制等,形成政府推動、企業實施、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