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多個消息源對《第一財經日報》證實,吳新雄昨日就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電監會稍晚將被摘牌,從此將不復存在。
另有消息人士證實,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留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黨組成員。
多年地方工作經驗
吳新雄是電監會第四任主席,2011年6月接任,距今不到兩年。電監會自2003年正式掛牌成立以來一直處境“尷尬”,沒有能真正按照當初國務院電改5號文的規劃,推動電力市場化。
吳新雄入職電監會前,為江西省省長,有全面統籌地方工作的經驗,對于需要協調各方利益的部委機關,這一經歷很可貴。在江西,吳新雄從南昌市委書記起步,歷經10年,官至省長。2001年前,其工作軌跡都在江蘇,曾為江蘇經濟重鎮無錫市市長。
媒體曾公開報道,吳新雄任職江西期間,在推動開放性經濟和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方面頗有建樹,對能源項目建設和工業化尤其重視。江西也在光伏領域獨領風騷,一時與江蘇分庭抗禮,成為產業集聚地。
不過這也是公開資料中,吳新雄與能源監管不多的聯系。
2011年國內光伏行業一片蕭條,接任電監會主席不久的吳新雄曾參加在無錫舉辦的光伏展覽會,這一舉動當時被業界認為是給光伏行業“打氣”。
吳新雄在電監會主席任內,推動了對發電廠成本考核的工作,推進大用戶直購電試點,被認為朝著競價上網靠攏。
今年初,電監會發布《2012年推進電力改革工作方案》,首次公開提出將啟動電改頂層設計;隨后,“推進電力改革領導協調小組”成立,各省市也成立地方協調小組;電監會還同時啟動成立后首次針對電網企業的輸配電成本大范圍專項檢查。
公開資料顯示,吳新雄在任期間,經常在各地調研,保障地方電力供應。從電監會的政策也能看出一些努力推動電力市場化的跡象,不過體制僵滯多年,推而不動。
任務不輕松
國家能源局自2008年成立起,第一任局長張國寶就是以正部級擔任局長,同時擔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業內評論人士稱,部級官員擔任副部級單位領導,協調能力較強、可利用的資源也較多。
不過,重整后的國家能源局仍然由國家發改委管理,價格、準入的權力也由能源局和發改委共享。因此,擺在吳新雄面前的任務并不輕松。
吳新雄從電監會接掌能源局,有五大問題迫在眉睫。
一是電改是否繼續、怎樣打破十年徘徊不前的尷尬處境,國家電網公司在新的改革中是否會有新的動作,會否被拆分。
二是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方案怎么實行。經濟發展的環境壓力逐漸增強,但是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分解牽扯地方利益,還面臨能源消費量統計、監測等技術問題,如何全國推廣,又建立起有效的考核機制,將是一個令人頭疼的難題。
此外,在中國能源消費快速增長,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提高,煤炭進口升勢明顯,美國非常規天然氣成功開采等的背景下,能源政策和管理需要協調各部門有序推進,需要超前和總體規劃,打破政出多門的局面。
在能源投資方面,民營和社會資本進入能源和電力領域的規定一出再出,但受制于“玻璃門”“彈簧門”,效果并不是太好。
最后是能源價格改革和市場機制建設。這部分職能長期由發改委掌握,不過在新能源迅猛增長的勢頭下,價格改革更需要長遠眼光,以更為有效的價格信號引導發展,增強中國在國際能源市場上的話語權。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