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之說,員工強則企業強,員工智則企業智,兩者雖有別,卻一理相通。撫順石化公司強化員工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為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
企業發展如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這是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答題,置身其中的每一個企業都無法回避,尤其作為能源類企業更為緊迫。
撫順石化是一個有著近80年歷史的大型國有企業。冗員過多曾經是企業發展的掣肘。
企業圖強,理念為先。“管理者即是培訓者,提高員工素質就是管理者的責任”這種理念得到撫順石化各級管理者的普遍認同后,撫順石化公司把各類人才的培訓培養納入各級領導班子工作職責中,把技能人才培養作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部分,納入到公司“十一五”人力資源發展規劃中,完善了“統一領導、集中管理、分級負責、分類培訓”和“人事部門牽頭、業務部門指導、培訓機構實施”的工作流程,縱向建立公司機關、生產廠、車間三級培訓體制,橫向充分發揮兩級機關業務部門職能,搭建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教育培訓運行體系和評價體系。
幾年來,撫順石化先后投入上千萬元,建成了計算機室、仿真基地以及電、鉗、儀等技能培訓和鑒定基地,完善了各工種培訓鑒定教材109套,建立并完善鑒定題庫137個,形成了以教培中心為骨干、以各企業為主體、以社會資源為補充的培訓新格局。同時,撫順石化修改題庫28個,題量近8萬道,新增題庫27個,題量達7萬道。2006年8月,撫順石化職業技能鑒定中心通過了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成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首家通過質量認證的煉油化工企業。撫順石化還先后榮獲第三屆中國企業教育百強先進單位、全國企業職工培訓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在撫順石化腈綸化工廠丙烯腈車間外操室,經常能看到幾名管理人員拿著考核臺賬,對操作員工逐一“過篩子”。過關晉級,拿滿5個崗位的通行證就榮升為全能操作工。當然,這種榮譽不是終身制,要接受動態考評?,F在,這個車間已有33%的員工達到了全能操作工標準,技術考核優秀率100%,車間連續安全生產16年。石油三廠實施現場答辯式培訓,目的就是增強員工實戰能力。洗化廠推行“七關”培訓,即生產流程關、工藝卡片關、裝置開停工、基礎知識、事故處理、安全和設備。
為全員性、多形式職業技能培訓提供動力的,是一整套約束與激勵并存的制度體系。讓員工成才有途徑,創業有舞臺,貢獻有褒獎,是制定制度的初衷。代表性制度有《職業技能鑒定實施細則》、《星級操作員評聘及管理辦法》等。每項培訓都必須有單位一把手、培訓教師、被培訓員工三方簽字確認,落實培訓責任。
近年來,撫順石化舉辦4屆囊括所有裝置和通用工種的練兵比武和技能競賽活動,2.2萬人次參加,產生技術狀元100人次,公司級技術能手371人次,涌現出全國技術能手6人、集團公司級技術能手15人,集團公司技能專家7人。
目前,撫順石化系統化操作培訓范圍已經擴大到138個生產車間,40%以上員工掌握了三崗操作技能,80%以上員工掌握了兩崗操作技能,280多名員工通過考評晉升為技師、高級技師,9900多名員工取得高級工職業資格。同時,涌現出一大批以王海班和趙林源為代表的,聞名全國的學習型、知識型、技能型團隊和個人。
摘金奪銀的殊榮,絕非來自偶然。任何競賽考試都會結束,惟有結合生產實踐的競賽才是真正能檢驗員工技能水平的標尺。撫順石化領導班子一直在尋找著賽場與現場的同頻共振點。
“以賽促學,以學促用”的培訓方式,為賽場與工作現場搭建了互通之路。
在撫順石化公司教培中心的仿真培訓教室,計算機顯示屏上的數據與5公里之外的生產裝置“血脈相連”,受訓員工在計算機上進行操作調整,實現了DCS仿真系統界面與裝置DCS系統界面的完全一致,能使受訓員工更好地解決裝置運行問題,提高處理突發事故的能力。撫順石化投資300多萬元,在乙苯、乙烯等重要裝置建立了在線仿真培訓系統。
賽場與現場的“戰略策應”,使一大批賽場上的“英雄”成為生產技術攻關的尖兵。近年來,撫順石化組織操作員工開展技術攻關達100多項,開展“五小”活動380多項,為企業創效4000多萬元。培訓,這種企業內修行為,讓各類拔尖人才不斷向企業技術創新領域聚積。近年,撫順石化公司先后完成重大技術改造298項,取得科研成果51項。其中兩項獲國家級成果,11項填補國內空白,形成了各具特色、優勢互補、整體優化的新的加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