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隊,請速派架子隊到丙烯精餾塔。”
“于隊,101管廊鋼結構需要架子隊速來安裝。”
“于隊,乙烯裝置主管廊隔離平臺需要拆卸部分鋼架,請速派人來。”
在獨山子石化百萬噸大乙烯施工現場,中國石油一建公司獨山子項目部架子隊隊長于永強的對講機里不時傳出不同作業現場的呼叫聯絡聲……
1月的獨山子,呼出的氣流清晰可見,于永強手握對講機忙著調派各路人馬。仰望半空,數十名架子工身系安全帶,在離地面幾十米的高度將一根根6米長、20公斤重的鐵架桿騰空垂直舉起,用雙腿和雙腳夾住,然后用扳手和接頭扣將其準確、快速地固定在連接處。記者按動秒表,即便是普通人在地面上也很難完成的這一連貫動作,號稱“搭架大師”的架子工竟然只用31秒。
每天,于永強帶領170余名架子工行走在鋼管之間,忙碌在大乙烯每一個建設工地,用堅實的雙手搭建起一片片錯落有致、安全可靠的鋼架結構。
“我們的架子工都是學徒3年,經過嚴格體檢、培訓,取得特種行業操作證后才允許上崗的。”中國石油一建獨山子項目部經理陳佩建告訴記者。在丙烯塔安裝過程中,架子工要攀爬到107.9米的高空進行作業,可謂是百萬噸乙烯的“第一高人”。可以說,架子工是現場施工人員中最危險、最辛苦的,看似簡單的工作,如果沒有足夠的勇氣和經驗,沒有超人的技巧和耐力是無法勝任的。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架子隊隨時要根據現場施工進度調整鋼架高度和結構,一項工程結束后,還要及時拆卸鋼架,為下一項新工程開工做好準備工作,“搭“與“拆”成了架子工工作的主旋律。在水洗塔、油洗塔,在高密度聚乙烯、火炬氣柜等裝置周邊,架子工成了鋼架間躍動的音符。
就是這些“搭架大師”,在國內石油化工領域最大工程——獨山子石化百萬噸大乙烯建設工程中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高人”和開路先鋒。沒有他們,工程建設就少了一份安全和保障。
正如架子隊技術負責人謝永江所言:“鋼架搭好之后牽系著許多人的生命,我們干的是良心活,高空作業不能有一點僥幸和馬虎。因此,大伙兒都把搭建鋼架視同是在搭建自己的家。”
其實,“搭架大師”搭建的不僅僅是冰冷的鋼架,他們搭建的是所有工友的平安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