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盲目擴增
由于出口有利可圖,致使國內磷肥產能的大量擴增,但目前已經顯現產能過剩的苗頭。國內的尿素產量增長很快,再加上新建擴建項目很多,2008年-2010年規劃建設項目新增尿素產能1110萬噸,總的正在建設和準備建設的項目總產能估計已經接近2000萬噸。但是從目前看來,需求的增長沒有產量的增長快。產能明顯過剩。產能過剩就需要不斷加大出口來釋放產能,則必然導致出口依存度的提高,過多的出口依賴定會對行業造成。
下游運輸業的牽制
一直以來我國鐵路運力都嚴重不足,對于原料、產品需要大進大出的磷肥行業,運輸是至關重要的。云、貴等省幾乎每年都會在用肥旺季發生磷礦石、磷肥外運困難的情況,造成缺磷省磷礦石供應緊張,缺肥省產生“肥荒”。而另一方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部門都在盡力追求自身的經濟效益。磷肥及磷礦享受鐵路優惠運價,受價格和運力的限制,鐵路部門往往不愿優先運輸效益不高的化肥和磷礦。進一步造成了化肥運力的緊張,也成為阻礙磷肥行業發展的原因之一。
政策風險
化肥行業屬于“兩高一資”行業,在生產的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并且我國磷肥產品結構不盡合理,磷復肥比例過大。磷復肥是高污染,資源消耗型產品,磷復肥行業是硫酸最大的消費領域,約占硫酸總消費量65%左右。硫磺的大量進口刺激了國內制酸工業的發展。但大量小硫酸廠的盲目新建和擴產,極易造成廢氣、廢水排放超標,在此種情況下,國家關于“兩高一資”行業的智力標準點的實施必將增加企業的成本壓力,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給企業歸還貸款增加了壓力。
另外,磷肥不僅是重要的農用物資,也是重要的資源型產品。國家出于對農業安全和磷礦資源的保護,必然會出臺一系列政策遏制磷肥的過度發展。磷肥生產存在問題越多,國家出臺的政策約束力就會越強,對磷肥行業造成的政策風險就越大。而這種風險是不可預測的,對行業的影響程度也很難早下定論。
中金億分析
產能趨于過剩是造成磷肥行業風險的基本原因,而外部運輸條件的制約助推了行業風險的發生。行業問題的存在勢必引起政府關注,難以預測的政策風險將使磷肥行業雪上加霜,信貸風險更加凸現,在此情況下,中金億建議銀行應謹慎考慮除對信貸企業的財務狀況等因素考察外,還應注視環境因素、技術水平和國際貿易訂單等問題的綜合考察。以避免行業所面對的政策風險等轉嫁到銀行,使銀行成為最后的風險承擔者。
控制行業長期貸款,遏制部分行業盲目投資、低水平產能擴張,嚴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和落后工藝技術。銀行可以參與授信企業經營,鼓勵發展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少的產品。通過延伸產業鏈,提高加工深度和產品的精細化率,擴大高端產品的比例。另外,銀行還可以向更有發展的煤制化肥行業進行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