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上旬,記者在大慶煉化公司聚合物一廠聚丙烯酰胺二車間采訪時,了解到這個車間實行人文關懷有這樣一個做法:對情緒不好或精神狀況欠佳的員工,無論是他人提醒還是員工本人提出,車間管理者都會認真加以了解,并視情況給予心理疏導。如果還是無法消除不良情緒,就給員工一定的休息時間,不影響其工資獎金,努力幫助員工調整情緒,待員工情緒恢復到正常狀態后,再讓其回到生產一線。
車間主任林羽告訴記者,他們這樣做目的就是從關注員工的心理健康角度出發,消除可能影響生產,特別是影響安全操作的一切不利精神因素,以確保安全。因為對大慶煉化這樣一個高危、高風險化工生產場所而言,員工精神狀態的好壞直接關系著企業的安全生產。
“現實告訴我們,如果員工精神狀態不佳,即使是一個很小的思想拋錨,都可能導致操作失誤,從而造成事故。而在以往,這正是我們工作的空白點。”林羽特別強調說。
這個車間采用心理疏導的具體做法是:建立員工小檔案,把員工個人的行為、思想、愛好、朋友圈、家庭、違紀等情況記錄齊全,并進行動態管理。車間管理人員實行“三包”(包班組生產、包班組安全、包班組思想),深入到班組了解情況,員工出現思想問題能及時發現。堅持以人為本,定期發放調查表,調查班組以及員工個人的困難,對于車間能解決的問題,立即解決處理。同時,發揮班組長作用,及時收集員工思想動態,車間和班組共同解決員工思想問題。
自這項措施從去年年底開始實施以來,得到了員工的一致好評,極大地調動了員工的勞動熱情,車間的生產和安全有了更多保障,車間管理和整個團隊也更加健康和諧了。
記者 蔣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