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諾維信正式面向全球市場推出適用于纖維素乙醇商業化生產的酶制劑產品——諾纖力賽力三代
(CTec3)。對比實驗表明,諾纖力賽力三代的性能指標是上一代產品的1.5倍。與市場上其他可獲得的酶制劑相比,生產相同產量的纖維素乙醇,所需添加的酶制劑用量是其他酶制劑的1/5。業內專家認為,諾纖力賽力三代進一步提升了纖維素乙醇的經濟性,使其成本接近玉米乙醇和汽油。
諾維信首席執行官李斯閣(Steen Riisgaard)表示:“全球第一批商業規模的纖維素乙醇生產裝置有望年內投產。諾維信已與業內領先的合作伙伴簽署供應協議,提供先進生物燃料行業所需的酶制劑產品與優化工藝。隨著全新諾纖力賽力的問世,以及首批纖維素乙醇商業化生產的啟動,石油經濟向生態經濟轉變邁出重要的一步。未來,我們將繼續致力于推出能夠進一步降低先進生物燃料整體生產成本的高效酶制劑產品。”
在目前正在建設的世界首批商業規模的纖維素乙醇裝置中,意大利M&G集團與美國法布里特(Fiberight)公司的裝置將于年內投產,這兩家公司都已決定使用諾纖力賽力三代。M&G集團在意大利Crescentino興建的商業規模纖維素乙醇工廠,以小麥秸稈、能源作物和其他生物質為生產原料,可年產乙醇1300萬加侖(約4900萬升)。
美國生物燃料生產商法布里特公司CEO克雷格•斯圖亞特-保羅表示:“與諾維信的合作,證明了從城市固體廢物到生物燃料路線的可行性。”法布里特公司將于年內在美國弗吉尼亞州勞倫斯建成一家小型工廠,其在美國愛荷華州布萊爾斯頓的另一家乙醇產能為600萬加侖/年(約2200萬升/年)的中型廠計劃2013年投產。兩家工廠均以城市垃圾為原料。
彭博新能源財經研究報告顯示,全球纖維素乙醇產量預計2012年達到1500萬加侖(約5600萬升),2014年達到2.5億加侖(約9.46億升)。以農作物廢棄物為原料制取先進生物燃料,預計在2030年前將為全球創造數百萬個就業崗位,同時促進經濟增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升能源供應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