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已下崗兩年多的我每天都在為生計發愁。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被黑龍江銷售伊春分公司嘉蔭供應區聘為烏云加油站的加油員。當時,我只想干出個樣來回報中國石油的這份恩情。
我起早貪黑,勤奮努力,不到半年就成為加油站的一把好手。隨后,領導派我到50公里外的良種場建立代銷點。讓一個社會用工單槍匹馬去建點,這在分公司尚屬首次。帶著組織的信任,帶著一個油罐一桿帶流量表的加油槍,我只身闖進那個四面都是青紗帳的村落。為了打開銷售市場,父親有病不能盡孝,孩子上學不能照顧,還把妻子動員到代銷點幫著管理。靠著這份真誠,我贏得村民的信賴,半年銷出100多噸柴油,第二年就成了嘉蔭供應區的銷售明星。
2005年,我被任命為滬嘉加油站經理。滬嘉站處于三地交界之處,條件艱苦,我每天天不亮就出發,常常是深夜才回家。一次,我冒著大雪往家趕,雪花狂舞,天地一色,我一頭扎進深溝里。當我滿臉是血推著摔壞的摩托車回到家里,已經是第二天黎明。耕耘換來收獲,我爭取到這個地區80%的市場份額。今年“七一”前夕,我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
現在,我所在的加油站早已改變“一個油罐一桿槍,一間小房不見光”的落后狀況,變成敞亮氣派的標準化加油站。我的家也擺脫了困境,當年的破舊自行車換成現在的“幸福”摩托,各種家電一應俱全。
吳海口述 劉景慧整理(黑龍江銷售伊春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