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網消息:為認真落實省政府環保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6月13日上午,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愛軍率儀征市、揚州化工園區和市環保部門負責同志重點檢查化工園區環保工作。他要求園區繼續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環保監管體制,加大存在問題的整改力度,努力把化工園區打造成為環境友好、產業集聚、國內一流的生態型化工產業基地。
張愛軍一行先后查看了園區胥浦河綠化防護林帶、瑞祥化工公司污水和尾氣處理裝置、優士化學公司生產車間、實友化工項目衛生防護距離拆遷現場、青山污水處理廠等,仔細聽取了企業環保治理改進情況和項目拆遷推進情況匯報。檢查情況表明,園區胥浦河150米寬綠化防護林帶已基本建成,優士化學公司部分車間正有組織、有重點地進行停產檢修和項目整治,園區重點項目周邊拆遷已完成95%以上,檢查當日,青山污水處理廠通過改進工藝已能夠做到總磷達標排放,有望在本月底通過水解酸化池、調節池的正式投產運行,全面實現各項指標的達標排放。通過前一階段的積極整改,整個園區環境保護工作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化工園區自2003年建立以來,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力追求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保障群眾生活質量的“多贏”。在園區發展上,牢固確立環保優先的發展理念。早在園區建設之初,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設置產業門檻底線、空間布局底線、技術物理底線、生態廊道底線和環境監管底線等“五條底線”的要求。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負責同志經常帶隊,深入園區和區內企業調研、指導環境保護及安全生產工作,從規劃布局到產業方向,從項目準入到企業布點,從加強企業管理到嚴格執法檢查,從發展循環經濟到建設生態園區等各個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并對企業的污水處理做到嚴防、嚴管和嚴查。2007年,市委主要領導還專門就化工園區的發展提出,環保是園區的生命線,在項目準入門檻上要高,在規劃布局上要優,在環保基礎設施上要全。最近,又明確提出堅持“兩個堅定不移”的要求,即堅定不移地加快化工園區建設,加速推進產業集聚,著力打造“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現代化工園區;堅定不移地加強環境建設,提升環境質量,把化工園區建設成為環境友好型和生態型園區。幾年來,化工園區嚴格遵守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始終堅持環保優先、鏈式招商、循環經濟、綠色發展的“四大理念”,建立了項目準入、公共參與、監督管理、預警應急“四大機制”,基本實現了項目建設與生態保護的相統一、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相協調、經濟增長與生態良好的相促進。
園區堅持高起點做好產業規劃布局。2006年5月國家批準設立化工園區后,園區在規劃上先后組織完成了總體規劃、產業規劃、環保規劃的編制工作。為確保儀征城區環境不受影響,2007年開始實施重心西移發展戰略。今年3月,又委托連云港化工設計院對園區總體規劃及功能分區詳規進行修編,把相同類型項目集中布置,使園區功能分區更趨合理。在產業發展上,堅持以石油化工深加工為發展方向,立足“拉長產業鏈、擴大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保護好環境、提高科技含量”的指導思想,圍繞烯烴等產業鏈建設,重點發展大型石化聯合裝置項目和高科技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項目。
在項目引進上,嚴格實行項目準入制度和環評制度。堅決做到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不引,不符合準入門檻的項目不引,不具備污染處理能力的項目不引,污染負荷嚴重、超過區域環境容量的項目不引,從源頭上控制新污染的產生。園區還建立專家預審制度,聘請中國化工信息中心、南京大學等知名化工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陶氏、杜邦、贏創德固賽等著名化工企業的專家學者,組成園區產業發展和招商引資顧問團隊,對所有進區項目進行審核把關。據統計,通過專家預審把關,共否決內、外資項目17個,總投資80多億元。
園區高度重視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目前,園區已累計完成環保基礎設施投入14.9億元,先后建成了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空氣自動監測站、綠化隔離帶等一大批環保基礎設施。2008年3月,投資750萬美元的青山污水處理廠建成投入使用。通過完善園區污水管網,管網總長已達40公里,投資1400萬元的園區西部地塊的污水管網建設也已全面啟動,預計6月底全面竣工。大連化工公司、優士化學公司、瑞祥化工公司等所有化工企業的工業廢水都已全部接入廠內處理。為有效防止二次污染,園區建成了年處理危險化工廢物6000噸的固廢焚燒處理中心,實現了各類化工危險固廢就近安全處置。可同時監測C6-C12有機物及賁亭酸甲酯等20個指標的空氣自動監測站已建成使用,從目前的監測數據分析,園區未發現相關指標的異常。同時,園區大力推進安全隔離和生態建設。近兩年來,已投入拆遷資金10億元,對各類項目衛生防護距離內的居民實施拆遷安置。目前,90%以上的居民已經搬遷到專門的安置小區生活。園區始終把生態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一方面適度縮減工業用地規模,留足生態建設用地,另一方面在主要水系、主次干道和各個功能區之間,高標準規劃建設綠色通道、綠色走廊和生態景觀林帶。近年來,已建成胥浦河西150米綠化防護林帶、沿江高等級公路綠化帶等,新增綠化面積120萬平方米。
此外,園區還切實加強企業的排污監管,積極督促企業加大投入,引進專業設備進行廢氣專項治理。對企業的廠外污水管網進行統一改造,實現一廠一管、明管排放,杜絕偷排漏排現象。同時,加強對青山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和企業進水監測,確保進水、排水符合規范標準。通過幾年來的艱苦努力,園區建設和環境保護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檢查中,張愛軍對園區建立以來在堅持環保優先戰略、加大環保基礎設施投入、強化企業排污監管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對近期個別熱點問題的整改措施和進展情況表示高度關注。張愛軍要求化工園區進一步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兩個堅定不移”、“五條底線”和“四個工作機制”的總體要求,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站在更高的位置,以長遠的眼光,明確園區的發展思路。堅持把環保作為園區發展的第一生命線,堅持高起點定位園區發展,把好項目引進、審批、落戶關。大力發展園區循環經濟,推進產業鏈式發展。進一步強化園區企業環境監管,督促企業樹立環保發展理念,實現清潔生產。同時虛心接受社會各界和輿論媒體的批評監督,及時對存在問題實施有效整改。通過多種途徑,做好周邊群眾的宣傳解釋工作,努力營造有利于園區健康發展的和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