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9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1952年8月1日,陜西漢中北校場,中國人民解放軍19軍57師近8000名將士改編為“中國石油師”,集體轉業到石油工業第一線。
石油是工業的血液,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正處在嚴重“貧血”中。茫茫大地,何處找油?
按照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署,石油勘探首先在我國西北地區展開。1955年10月,克拉瑪依第一口井——克1井噴油。
1959年9月26日,黑龍江省肇州縣大同鎮松基三井第一次開井放噴,一噴就是13噸工業油流。
鐵人王進喜,從甘肅玉門帶領1205鉆井隊來到大慶,發出了“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邁誓言。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大油田相繼被發現。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石油和化工業進入全產業鏈快速發展期,產業規模占世界石化產業30%,原油加工能力超過8億噸,全行業20余種主要產品產能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位。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多年雄踞世界500強榜單前十位。
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我國油氣產量穩定增長,石油戰略儲備從無到有,石油對外貿易由小到大;覆蓋全國、連通海外的能源管網,成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穩固防線”,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動力。預計到2020年,中國石油化工總產值可達16萬億元,占GDP總值的1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