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做得很完美,但工作實績不突出,考核結果照樣大打折扣。這是3月25日發生在長慶油田采油十一廠的事。“考核評價基層工作,必須樹立務實求真作風。”采油十一廠廠長馬立軍說,“不能讓靠資料的單位蒙混過關,也不能讓有實績但資料不全的單位‘冤枉’;既要考核基層實干程度,又要考核基層科學求是的態度。”
“過重的‘痕跡’管理,可能帶來新的文山會海現象。”基層員工反映,“這種現象,實際上是形式主義的重現。”
為了避免項目考核中形式主義給基層帶來負擔,長慶油田在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轉變作風的同時,明確規定考核檢查“不唯資料,不走形式,實事求是,不給基層添負擔”,并把“該有的資料必須有記錄,該去的現場必須留腳印,每一項工作必須用成果說話”作為檢查考核的硬杠杠,保證考核科學、真實、簡捷、實用,讓每一項考核檢查都成為改善和促進工作的標志。
長慶油田去年底到今年初的各級班子考核,注重資料的查閱,更注重在基層員工中的走訪座談,聽取領導班子成員及單位在員工中的口碑;既看領導干部下基層去了哪些地方,又看領導下去解決了哪些具體問題,干出了哪些具體成績。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下半年以來,從上到下各項考核時間普遍縮短,找員工談話的數量卻同比增長20%以上。“這樣注重實績的考核,基層不添負擔,還提高了檢查考核的質量。”采油十一廠桐川作業區經理丁銳鵬說,“現在,做的資料少了,實際工作反而更扎實了。”
長慶油田將反形式主義融入日常工作全過程。采油九廠從2018年二季度開始,以開展打擊“假數據、假資料、假匯報、假合同、假產量、假效益”為內容的“打六假”活動為契機,優化整理黨政管理、開發技術、組織人事、法律事務、基礎工作,最終將全廠的資料歸并為十四大類,總數由203項減少到109項,并通過實施資料的數字化管理,實現資料網上填報,逐步取消紙質資料,減輕基層員工日常工作負擔。
“資料精簡不但讓基層員工騰出時間多干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而且從根本上消除了各類檢查考核‘以資料為綱’的弊端。” 采油九廠設備管理科王強說。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