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在大慶石化煉油廠裝油棧橋,20節滿載98號ⅥA車用汽油的罐車駛向內蒙古東部市場,標志著大慶石化已具備高檔汽車油品生產能力。這是大慶石化落實集團公司工作會議精神、大力推進結構調整、持續提升創效能力的有力舉措。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面對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大慶石化把握機遇、破解難題,統籌推進大煉油項目、裝置大檢修等重點工作。2018年,在全線停工檢修72天的情況下,大慶石化累計加工原油540萬噸,生產合成氨37萬噸、乙烯106萬噸,實現營業收入473.72億元、利潤10.39億元,上繳稅費77.82億元,圓滿完成全年生產任務。
大慶石化正處在轉型升級關鍵時期,干部員工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兩條腿”走路,推進高質量發展。一方面,堅持“外延發展”,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布局,補齊裝置規模、科技創新等短板,增強競爭硬實力;另一方面,堅持“內涵管理”,通過持續強化“三基”工作,眼睛向內,苦練內功,增強管理軟實力。
特別是在“外延發展”方面,大慶石化進一步做實“油頭化尾”,逐步從燃料型向材料型轉型,烯烴生產原料向多元化低成本轉型,化工產品向高端轉型。
大慶石化在做好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基礎上,充分挖掘煉油潛能,改善產品結構,降低柴汽比;改擴建乙烯裝置及配套加工流程,做強做優做大化工;持續優化乙烯、丙烯、丁二烯加工路線,合理匹配上下游裝置,生產高價值、高端產品,同時充分發揮大慶原油的資源優勢,多產適應市場的高附加值精煉石蠟、石油焦和針狀焦產品;不斷優化乙烯原料結構,統籌省內、周邊及俄羅斯乙烯原料資源,做好原料與爐型匹配加工,破除裝置瓶頸,實現乙烯達產上產。
在科學謀劃發展路徑的同時,大慶石化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建設高水平智能化工廠。大慶石化通過不斷開發自主技術,充分發揮聚乙烯規模大、工藝路線全的優勢,開發高端系列聚乙烯產品。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