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網訊12月12日電(能源頻道 史建磊)炙手可熱的頁巖油氣開發日益呈現多路資本“群雄并起”局面。在日前公布的頁巖氣二輪招標結果中,兩家民營企業成功入圍,四大油氣巨頭意外悉數落選。不過在“石頭中榨油”的頁巖油項目中,中石油則占據先機,今年除首個示范項目在大慶順利推進外,中新網能源頻道從國家發改委獲悉,中石油新疆馬朗區塊對外合作頁巖油風險勘探項目也已經獲批。
頁巖氣開發上演群雄爭霸
北美地區率先掀起的頁巖氣革命,給世界能源利用和產業格局正在帶來深刻的影響,在“富煤缺油少氣”的中國,也對儲量豐富的頁巖氣資源開發日益重視,去年至今已發布多項扶持發展政策。
除將頁巖氣正式列為單獨礦種,能源局等推出頁巖氣開發利用補貼等政策外,國家還放開第二輪探礦權招標。
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在二輪探礦權公開招標中,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注冊資本金在人民幣3億元以上,具有石油天然氣或氣體礦產勘查資質、與已具有資質的企事業單位建立合作關系的內資企業和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資企業,均可投標。
巨大的發展機遇吸引了多路資本逐鹿,二輪探礦權開標時,共計收到83家企業的152套投標文件,但在6日公布的中標結果卻出人意料。
在19個區塊中,17個區塊花落中煤集團、神華集團、華電集團等煤電國企,民營企業中,華瀛山西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和北京泰坦通源天然氣資源技術有限公司,分別中標貴州鳳岡頁巖氣二區塊、三區塊。雖然國企仍是最大贏家,但兩塊中標也標志著頁巖氣終于向民企敞開大門。
此前被廣泛關注的中石化、中海油、延長石油三大油氣巨頭卻空手而歸,中石油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也僅在湖南桑植頁巖氣區塊競標中取得第三名。
外資攜手中石油搶灘中國頁巖油市場
“失之桑榆,收之東隅”,頁巖氣招標失利的中石油卻在頁巖油領域獲得突破。
頁巖油是指油頁巖礦石經礦山采出后,經破碎、干燥、低溫干餾后生成的一種近似天然原油的資源,有別于地下開采的原油,被業界戲稱為“石頭中榨出來的油”。
中石油官網資料顯示,中石油第一個油頁巖示范目今年順利推進。這個位于大慶油田柳樹河的頁巖油試先導基地項目建成后將年產頁巖油3萬噸。
12月10日,發改委發布通知表示,今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經核準了中國石油(8.72,0.03,0.35%)天然氣集團公司新疆馬朗區塊對外合作頁巖油風險勘探項目,但沒有透露參與該項目的外資公司名字。
不過據新華網8月份報道,由中石油與美國赫世公司,兩家國際綜合性石油公司組成的專家團隊制定了一項關于頁巖油的勘探評價及開發規劃。這是中石油第一個對外合作的非常規油氣項目。按照約定,兩家企業將在三塘湖馬朗區塊數百平方公里的區域共同開發頁巖油。
中新網能源頻道也了解到,今年4月初,中石油集團公司已正式批復吐哈油田公司“關于三塘湖盆地頁巖油合作開發建議的請示”,同意吐哈油田公司與殼牌和赫世兩個國際石油公司合作開發三塘湖頁巖油。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