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凌晨,成品油價格第三次下調,這是2009年成品油定價機制推出后的首次“三連降”,汽柴油零售價格回到2011年年初水平,重返“6時代”。成品油價格連續三次下調讓不少民營加油站不敢囤油,甚至已經有“囤油客”被套牢,一個月時間虧掉一輛價值60來萬的低配寶馬X5。
“現在中石化和中石油都在做促銷活動,但我們民營加油站只能進一點賣一點,已經沒有能力像以前那樣做到零售價略低于中石化和中石油等大牌加油站的價格了,更沒有能力做促銷了。”溫州金港石化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連康告訴記者,隨著油價的連續下跌,他們不敢輕易囤油。據了解,現在民營加油站囤油倉的囤油量大多在三分之一倉位和半倉之間。
2008年,國際原油市場逐漸復蘇,國際油價強勢反彈,一直延續到2009年。“那時候囤油的人不僅僅是民營加油站,還有一些單打獨斗的‘囤油客’。”葉連康說,一般情況下,這些“囤油客”通過地方煉油廠或者中石油、中石化的銷售公司拿油,然后租用油庫囤油,等到批發價上漲之后再賣出,前兩年靠囤油發家的人依舊不少,但是現在已經是“此一時彼一時”了。最近葉連康就聽說了一個“囤油客”一個月虧損了六十來萬元。他說,現在大家都不敢囤油了,即使是像他們這樣有加油站、有條件囤油的人也不敢輕易跟進,基本上都是進多少賣多少,他說:“油庫已經連續幾個月沒有超過半倉了。”
記者隨后電話聯系上了葉連康介紹的“囤油客”。這位化名為楊先生的“囤油客”告訴記者,他前幾年確實通過囤油賺了不少錢,不過最近國內市場成品油批發價持續下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已經虧了六十來萬元。“現在賣也不是,不賣也不是,賣的話就直接虧損,不賣的話,各種租金和維護費用也是不小的開銷。”楊先生無奈道,算一算,一個月的時間自己已經虧掉了一輛寶馬X5。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