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輪胎可裂解為汽油、柴油、鋼絲和碳粉,醫療垃圾可還原為汽油……昨日開館的高交會“深港創新圈館”的展品琳瑯滿目,備受兩地科技及產業界關注。港方還表示,未來希望與深圳在再生能源、綠色運輸、生物科技等方面展開合作。
深圳市副市長袁寶成、深港創新及科技合作督導會議深圳方主席劉應力、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科技署署長王榮珍等共同開啟了深港創新圈開館開關,國家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也特地趕來“捧場”。
本屆深港創新圈展區與香港館、澳門館毗鄰,面積近300平方米,以“世界級科技創新雙城匯”為主題,重點展示新時期深港創新圈作為粵港澳合作的先鋒載體,充分利用深港兩地的區域創新環境和優勢,推動兩地緊密合作和融合發展,構建珠三角地區開放性區域創新體系,逐步形成創新圈模式效應的過程和成果。
深港創新圈的8個創新基地、12個服務平臺以及4個重大專項實施工程的各項計劃進度指標基本完成,展會中展示的一批經深港兩地共同澆灌的高新技術合作項目更是引來外界高度關注。
記者了解到,杜邦太陽能薄膜光伏項目,截至今年10月底共產出55萬兆瓦;在香港研發、深圳生產的輪胎處理項目,已能把廢舊輪胎裂解為汽油、柴油、鋼絲和碳粉;一醫療垃圾處理項目可以把醫療垃圾裂解為97#汽油、碳珠、少量碳粉等,10噸醫療垃圾可重新還原為6.5噸汽油。深港創新圈的養豬項目,用中草藥保駕護航養出來的豬零污染、零殘留、零排放,真正高科技環保。
目前,深港創新圈還有不少項目在合作過程中,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科技署署長王榮珍表示,接下來深港合作會更深入,“十二五期間,深港之間有很多共同重視的范疇,如再生能源、綠色運輸、生物科技等,希望香港的大學能在這些領域作出貢獻”。
王榮珍還特別提及了“人才進駐”,表示香港大學對內地研究非常有興趣,希望中國內地人才與香港科研人才能結合各自所長,實現相輔相成。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