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汽車排放造成的大氣污染日趨嚴重,在許多城市,汽車排放已成為大氣污染的主要因素。近年來,國家已多次提升機動車排放標準,但出現了車用汽柴油國家標準滯后于排放標準的情況,嚴重影響了機動車排放標準實施的要求。前不久,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在北京召開了“國家新機動車排放標準配套汽柴油有害物質控制指標和控制途徑研討會”,就國家新機動車排放標準配套汽柴油有害物質控制指標和控制途徑相關問題開展研討。記者就國家實施機動車排放標準過程中車用燃料品質出現的問題和解決途徑等問題采訪了環保部科技標準司有關負責人。
滯后造成排放標準實施效果減弱
在談到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實施情況時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實施的是國Ⅲ汽柴油標準,國Ⅳ汽油標準已報批但發布和實施日期尚未確定,國Ⅳ柴油標準尚未啟動制定項目。而重型汽車和輕型汽車排放標準將分別于2011年1月1日和7月1日起實施。車用汽柴油國家標準實施已嚴重落后于機動車排放標準的實施,無法滿足機動車排放標準實施的要求。車用汽柴油國家標準制定和發布的滯后,以及實際供油時間的拖延,導致新排放標準實施效果減弱。同時由于沒有符合較高排放標準的車用汽柴油供應,在用車排放污染控制也受到了影響,車用汽柴油國家標準發布和實施的滯后還導致一些污染嚴重地區提前或按期實施機動車排放標準的減排訴求受阻。例如,北京、廣東、南京、青島、成都、蘭州等地,基于地方環境形勢的需求,已經或正在醞釀提前或按期實施國家排放標準,但由于國內石油公司生產的油品標準滯后于排放標準的要求,地方政府在符合排放標準的車用燃料供應方面遇到了困難,減排和改善城市、區域環境質量的行動受阻,削弱了聯防聯控的效果,同時也削弱了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在污染減排方面的努力。
車用汽柴油國家標準的制定被幾大石油公司壟斷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歐美日等國家車用汽柴油標準都是與機動車排放標準同步實施的。而我國在車用汽柴油國家標準發布和實施均滯后機動車排放標準的實施,在這種情況下,車用汽柴油國家標準中烯烴、芳烴、清凈性、金屬含量、蒸汽壓等指標也落后于發達國家和我國地方標準。導致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車用汽柴油國家標準的研究和制定機制。我國車用汽柴油國家標準由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石化標委會)負責審查和上報,具體指標由石油燃料和潤滑劑分技術委員會(石化分標委)起草和討論。石化標委會和分標委主要由石油公司人員組成,其秘書處也設在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車用汽柴油國家標準制定單位也是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由于車用汽柴油國家標準的制定實質上被幾大石油公司所壟斷,其研究結果甚至不為外界知曉,在這種情況下,在車用汽柴油國家標準指標的起草和制定過程中,沒有機制能夠保證環保部門和汽車行業的意見能夠得到體現。
他認為,環境保護是機動車污染控制和車用燃料標準制定應考慮的首要問題。因此,加快車用燃油清潔化進程,加快煉油設施改造步伐,增加優質車用燃油市場供應,保證汽車排放標準的順利實施,應是國家車用汽柴油標準制定時的應重點予以考慮的問題。國家和地方應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保部等9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聯防聯控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要求,盡快制定并實施車用燃油有害物質限量標準,強化車用燃油清凈劑管理。對于車用汽柴油標準來說,柴油硫含量、汽油蒸汽壓、汽柴油清凈性是目前比較關鍵且存在問題的指標,有待于進一步改進。
過渡期不應成為“拖延期”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從第三階段車用汽柴油標準開始,車用汽柴油國家標準中設定了過渡期,但過渡期在某種程度上卻成了幾大石油公司不執行標準的“拖延期”,因為在過渡期內即便不按標準供油也不會出現違背標準的問題,而且造成了有標準可依的假象。這導致一些地方不按標準供油。由于我國石化行業的高度壟斷性,石化行業在原油進口、成品油銷售等方面擁有高度的獨占權,缺少競爭和制衡,從而加劇了石化企業的逐利行為。整個社會高度依賴幾大石油公司,如果幾大石油公司拒絕車用燃料技術進步,拒絕供應能夠滿足機動車排放標準的車用燃料,市場將面臨無油可用的局面。
他強調,石化行業的利益不能等同于國家利益,國家利益是環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綜合利益,不應僅僅是企業利潤。對于目前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實施過程中出現的車用燃料標準滯后的問題,他建議:一、結合聯防聯控工作,大力推動地方標準制定,推動地方按期實施排放標準,按期供應滿足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的車用汽柴油;推動各地依法處罰、關停銷售不符合地方標準車用汽柴油的加油站和供油企業;二、結合大氣法修訂,在立法中統一協調機動車排放標準和車用燃料標準的發布、實施和監管,解決目前車用汽柴油國家標準違反標準化法第八條、第十條規定,與機動車排放標準不協調一致,不利于機動車污染防治工作的問題;三、盡快發布車用汽柴油有害物質控制標準(4、5階段)(車用汽柴油環保性能標準);四、制定出臺國家車用燃料和添加劑環保管理規定,規范車用燃料市場,開展車用燃料品質管理;五、加強機動車排放標準實施的宣傳,加強油品質量與排放標準關系宣傳,加強油品質量問題的宣傳。與此同時,還應協調標準化法修訂,在總則中提出“標準化工作首先是保護環境和人體健康”,相應地,在國家標準指標制定過程中,環保部門的意見應具有一票否決權。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