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發改委再次宣布調高成品油價,不出所料,最終難逃“聽取罵聲一片”的下場。
現如今,坊間對于成品油價偏高的怨言不絕于耳,一些專家也站出來質疑油價偏高,甚至直接指斥石油壟斷巨頭損害公眾利益;而石油則高叫國際原油價格上漲,抱怨煉油企業已經到了虧損的邊緣,中國的成品油價格似乎陷入了“羅生門”。那么,成品油定價怎樣才能取信于民,讓人口服心服?
公眾對當前成品油價格極為不滿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對煉油企業的“盈虧平衡點”不明真相,總是懷疑石油巨頭攫取超級壟斷暴利。在國際原油價格猛漲之際,中國頻頻出現油荒,公眾將其理解為“逼宮”漲價。而在國際原油價格狂跌之時,雖然成品油價格有所下調,但公眾對此并不滿意,依舊質疑石油巨頭攫取壟斷暴利。面對公眾對油價的所有質疑,從國家發改委到兩大石油巨頭雖然作出了諸多解釋說明,惟獨對煉油業務“盈虧平衡點”沒有作出清晰準確的說明。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