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能源科學技術的成就使人類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火的使用到蒸汽機和電力的發明,20世紀前,人類就已掌握了使用煤炭、石油、水力能(用提于水、航行)、太陽能太陽能干燥作物)和生物質能的基本技術。20世紀能源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為這一發展引以自豪的成就有以下幾個方面。
核能的利用 核能的利用是20世紀能源科學的主要成就。
核能又稱原子能,是原子核中的核子重新分配時釋放出來的能量。核子指的是組成原子核的基本單位粒子,是質子和中子的統稱。
人類和平利用核裂變能的關鍵技術是實現鏈式裂變反應。鏈式裂變反應指的是原子核的連續裂變過程。
核反應堆是維持可控核裂變鏈式反應的裝置。核反應堆一般由堆芯、控制棒、反射層、堆內支撐機構、反應堆容器等組成。
大規模電力系統 20世紀出現的大規模電力系統是人類工程科學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等環節組成的電力生產與消費系統。它的功能是將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過發電動力裝置轉化成電力,再經輸電、變電和配電將電力供應到各用戶。
高效燃燒技術 70年代出現石油危機后,高效燃燒技術得到很大發展。高效燃燒技術是相對于能源利用效率較低的技術來講的。高效燃燒煤技術的總稱。例如,流化床燃燒技術是70年代出現的一種新的燃燒方法。
太陽能熱利用技術 這是一項在本世紀取得很大進展的技術。太陽能熱利用技術是通過光—熱轉換來利用太陽能的一種形式。太陽能集熱器技術和太陽能溫室是常見的太陽能熱利用設備。
太陽能溫室技術是一種不太復雜的技術,目前在農業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
大容量風力發電技術 70年代后,美國和西歐等發達國家集中力量發展風力發電技術,并取得一定進展。
大容量風力發電是并網供電風力發電,并網供電風力發電機組的研制是其中的關鍵。由于并網供電風力發電機組這種供電方式不需要蓄能裝置,系統簡單,因而經濟效益好,應用廣泛。風力發電是繼水電之后的主要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到1993年底,全世界風力發電裝機容量超過300萬千瓦。
能源軟科學的發展 能源軟科學是在70年代發生“能源危機”和環境運動之后,由四方國家的研究者倡導發展起來的。目前仍處于發展中。一般所講的能源系統工程、能源系統分析、能源經濟學、能源管理學、能源政策科學等都屬于能源軟科學。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