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航空公司今年上半年25億元的巨虧數字已引起民航總局的高度重視,民航總局有關人士表示,針對導致虧損的罪魁禍首——高油價,國內航空燃油附加費年內有可能再度上調,這意味著乘客將為高油價多買單。
民航總局副局長高宏峰表示,現在里程800公里以下征收燃油附加費30元,800公里以上征收60元,如果民航總局和發改委同意,新標準可能達到800公里以下50元、800公里以上100元,這意味著國內燃油附加費將普漲60%以上。
航空公司希望通過燃油附加費收入來抵消成本增加,但一些專家認為,一味提高燃油附加費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公司的虧損問題,提高燃油附加費是一把雙刃劍,它可能會直接導致損失一部分客源,而客源減少又將降低航空公司的收入。
也有專家表示,打破航空業中存在的某些行政壟斷,有效降低不可控成本,比單純轉嫁航油成本更為重要,也更為有效。如中航油壟斷經營國內航油,致使航油價格一直高于國際油價15%至30%;中國機場起降費標準是國外的兩到三倍,飛機維修等費用也比國外航空公司要高出兩到三倍。
航空公司上半年虧25.7億 呼吁提高 燃油附加費
雖然燃油附加費已經幾次抬高,但國內的航空公司依然沒有擺脫虧損的困擾。昨天,民航總局公布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行業運行情況,二季度航空公司虧損4.3億元,整個上半年虧損25.7億元,高油價和激烈競爭令航空公司承受著巨大的盈利壓力。
燃油附加費將"破百" 各航空公司均謹慎面對
在第六屆珠海航展新聞發布會上,民航總局副局長高宏峰肯定地表示,國內航空燃油附加費有可能再度上調。的確,由于國際油價的瘋漲,燃油成本已經成為所有航空公司老總們的一塊“心病”。僅今年上半年,國內航空公司就虧損2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了19.9億。而5家上市的國內航空公司中,已有4家公告預虧。
燃油附加費讓人看不到市場規則
航空燃油附加費在國內始終是一個存有爭議的話題。幾天前,國家發改委再次調高了國內成品油價格,在航油出廠價每噸提高500元的背景下,航空燃油附加費的再度上漲也似乎“理所應當”。從2005年8月1日開始,航空燃油附加費復征,經過幾輪變動,到今年的4月10日,國內機票燃油附加費征收標準提高50%。如果此次再度上漲,將是一年之內民航總局和國家發改委第5次為燃油附加費亮“綠燈”了。面對如此漲幅,許多人所能夠呼吁的只是對航空燃油附加費的上漲進行聽證。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