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秘書處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佩克市場監督原油一攬子平均價格上周再度下滑,降至每桶72.01美元。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上周歐佩克油價出現了連跌5天的局面,并于最后一個交易日跌破每桶70美元至69.63美元,為6月7日以來的最低點。
不久前結束的二十國集團多倫多峰會公告以及上周出爐的多項經濟數據表明,全球經濟增長可能放緩,從而導致投資者對世界經濟前景的擔憂情緒彌漫。尤其是近期美國一系列經濟數據令人失望,加之作為全球金融市場風向標的道瓊斯指數又大幅回落并跌破9800點,這些都是帶動國際油價下滑的重要因素。
此外,有數據顯示,歐佩克受產量配額限制的成員國(不包括伊拉克)今年6月份完成減產目標的比例雖然從5月份時的49%增加到52%,但其6月份的原油產量依然高于產量目標。
每年7月份一般是油價的高峰季節,一是因為這個月由于消費增長,原油需求比較旺盛;另外夏季頻發的臺風往往也會影響國際原油市場供應的穩定性。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