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國家發改委網站信息顯示,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18年11月2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降低375元和365元。這也創下今年以來最大降幅,折合升價92#汽油及0#柴油分別下調0.29、0.31元。
對于下一輪國內成品油調價預期,多家機構認為下調概率大。
隆眾資訊分析師李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期,國際原油市場利空因素占據上風,弱勢姿態已非常明顯。美國原油庫存連續回升,歐佩克增產較為明顯,都在不斷加劇市場的看空情緒。目前來看,受國際油價近期顯著下行的影響,預計下一輪成品油調價下調的概率較大,有望迎來“兩連跌”。
歐佩克增產疊加美庫存回升
本輪計價周期內,國際油價大幅下挫。特別是10月23日出現暴跌。當日,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3.39美元,收于每桶76.44美元,跌幅為4.25%。WTI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93美元,收于每桶66.43美元,跌幅為4.22%。
10月初,受美國對伊朗制裁的消息影響,國際油價一路上漲。而10月10日~11日,美國股市暴跌令油價承壓大幅回落。10月23日,沙特表態傾向于向市場提供盡可能多的石油,使得原油價格下跌勢頭加劇。
10月23日,沙特能源部長法利赫表示,沙特已將石油產量提高至1070萬桶/日,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并可能進一步增加石油產量,以彌補因美國制裁伊朗能源行業而出現的供應短缺。
同時,美國石油協會(API)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19日,美國原油庫存大幅增加988萬桶,預期增加355萬桶。使得國際原油價格進一步下挫。
此后,國際油價整體延續下滑態勢。外媒10月31日調查數據顯示,由于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利比亞產量上升,10月歐佩克原油日產量達到3331萬桶,比9月增加39萬桶。
歐佩克明顯增產加之美國原油庫存持續回升,加劇市場看空情緒,國際油價繼續下挫。截至11月2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62美元,收于每桶63.69美元,跌幅為2.48%。2019年1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07美元,收于每桶72.97美元,跌幅為2.72%。
國內成品油價“兩連跌”概率大
受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影響,此輪國內成品油價格迎來下調。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薛珊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調價政策落地后,油箱容量在50L的家用轎車,加滿一箱油將少花14.5元,廣大車主出行成本將大幅減少。以一輛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8L的小型私家車為例,到下次調價窗口開啟即11月16日24時之前的半個月時間內,消費者用油成本將少花23.2元左右。
物流行業方面,薛珊指出,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斯太爾重型卡車來計算,未來半個月內單輛車的燃油成本將降低589元左右。
隆眾資訊的統計數據顯示,此輪調價后,全國絕大多數地區92#汽油零售限價在7.49元~7.69元/升,柴油7.11元~7.29元/升,優惠幅度穩定在0.5元~0.6元/升。
從成品油市場情況來看,隆眾資訊分析師劉培培表示,國際油價走跌給原本購銷欠佳的市場蒙上一層陰影,買漲不買跌情緒加劇,國內節假日對汽油消耗的支撐減弱,加油站汽油走量有所減少,再加上前期高位的汽油價格遠遠超出終端采購者的承受范圍,價格不斷回落;柴油方面,金九銀十需求旺季支撐減弱,北方地區環保檢查、物流檢查,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柴油需求。
在劉培培看來,此次汽柴油價格迎來大幅下調,給市場帶來利空支撐,再加上目前原油上行動力不足,貿易及油庫企業前期積攢庫存甩手無望,大單操作更為謹慎,新一年供暖周期即將來臨,柴油需求并無利好支撐,預計下一輪調價周期來臨之前,國內汽油價格延續穩中回落趨勢,后市或將隨著相關政策調整,趨于穩定。
對于下輪調價預期,卓創資訊認為,在美國全面制裁伊朗落地之前,原油延續下跌走勢。不過,伊朗變數的存在,將會為原油觸底反彈提供一定的支撐。但隨著后期俄羅斯及歐佩克產量不斷增加,供應端壓力再度顯現。加之季節性需求減弱,國際油價將會再次面臨承壓。而國內新一輪調價初始的變化率將處于負值范圍,所以下一輪的調價,成品油零售限價遭遇“兩連跌”的可能性較大。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