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煉油行業來講,1.26必將是個值得銘記的日子,因發改委網站在今天上傳重磅文件,稱為推動我國石油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發改委、能源局、公安部、商務部、環境保護部、國資委、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安全監管總局共10個部門將聯合開展煉油領域嚴重違法違規和失信行為專項治理。
故在成品油消費稅問題還未塵埃落定、部分市場參與人士苦想應對措施的時刻,國家主管部門再度針對行業源頭發起聯合整治,無異于雪上加霜。
關于此次十部門聯合整治的相關對象、重點及整改措施,依文作了如下梳理:
因中字頭企業各項操作較為合規,故此次聯合整治仍重點針對地方煉廠,因此地煉集中的華北、東北、華東等區域將為治理的重災區。
由于在進口原油使用管理規定中提到,獲得進口原油使用權的企業未經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核準一律不得再新建、改擴建煉油裝置。但在地方煉廠中該類現象依然存在。部分煉廠以變名形勢申報新的一次煉油裝置。而以裝置升級等名義擴能擴產的現象也較為常見。尤其是一些邊淘汰、邊建設,甚至存在違規建設行為,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煉油行業的安全隱患,不利于煉油行業的有序發展。因此違規裝置整頓或將成為本次整治的工作重點。
另外,地煉企業在獲得試用進口原油試用權利的同時,也肩負著配合國內成品油質量升級,按規定時間產出與市場質量要求相匹配的成品油。據統計,目前地方煉廠,可生產國Ⅴ品質汽油的廠家占39%;可生產國Ⅴ柴油廠家占44%,另外可生產國六油品煉廠占比大增,其中汽油61%,柴油50%.大部分煉廠已按照相關規定及時升級產品質量。但整體升級并不徹底,部分煉廠依然有國五標準以下的資源流出。而有針對性的整治將有助于從源頭上杜絕低品質油品的產出,保證國內成品油質量升級政策的有力推進。
除此以外,安全事故、稅費漏洞、配額原油使用不當等不合規行為在地方煉廠中也時有發生,在業內也引起了較大反響,因此本次整改,也是針對行業現狀而提出的必要方案。在此之前,對石油行業的整頓監管政策也時有推出,由于執行力的原因實際效果并沒有太顯著。而本次整改方案要求具體且針對性強,對行業的影響將不容忽視,部分煉廠發展或將受到較大制約。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