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悉,由該實驗室研發、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華東設計分公司設計的新型丙烷/丁烷脫氫(ADHO)技術,經山東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業化試驗取得成功。這項歷時七年潛心研究的烷脫氫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
據了解,我國有較豐富的液化石油氣,液化油氣主要由丙烷、正丁烷和異丁烷組成,將烷烴脫氫制成烯烴,不但可提高產品的高附加值,減少烯烴生產對裂解過程的依賴,而且還可以副產附加值更高的氫氣,提高油氣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目前,我國的丙烷、異丁烷脫氫技術全部從國外引進,工業上丙烷、異丁烷脫氫裝置采用的催化劑一般為負載型貴金屬鉑或有毒鉻系催化劑,采用鉑系催化劑價格昂貴且原料需要深度凈化,采用鉻系催化劑存在嚴重的環保問題。開發環保型非貴金屬催化劑,一直是丙烷/丁烷脫氫的一個技術難題。
為解決這一難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春義課題組經過七年潛心研究,成功開發出無毒無腐蝕性的非貴金屬氧化物催化劑,并為之配套開發了高效循環流化床反應器,成功實現脫氫反應、催化劑燒焦再生連續進行。在山東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業化試驗結果表明,烷烴的單程轉化率、烯烴的收率和選擇性與國內引進較多的俄羅斯技術相當,填補了國內該技術領域的空白。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