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在5月27日于杭州召開的“2014中國塑料產業大會”上,大連商品交易所黨委書記、理事長劉興強表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階段,我國期貨市場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大商所將在中國證監會的正確領導下,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取向,努力提高市場效率,進一步促進期貨市場功能發揮。
大會上,劉興強首先介紹了大商所塑料期貨的發展情況。他說,2007年以來,五大合成樹脂中已有三個品種在大商所上市,大連期貨市場己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塑料期貨市場,為相關行業提供了比較全面的風險管理工具。今年1至4月,三個塑料期貨品種總成交量共計0.2億手,占大商所成交總量的8.69%。其中LLDPE作為大商所上市最早的塑料期貨品種,發展最為成熟,也最具代表性,截至2013年末,累計成交3.6億手,總成交額18.74萬億元,折合現貨約18億噸;2013年日均成交30.3萬手,每天都有一百多萬噸的成交規模。
在介紹塑料期貨市場對實體經濟服務的情況時,劉興強表示,多年來,大商所始終堅持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方向,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大商所的塑料期貨價格受到市場各方的廣泛關注,成為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參考,國際上一些大型石化企業也開始關注和參考塑料期貨價格。國內很多企業通過有效利用大商所塑料期貨市場,經營管理水平得到了較大提高。今年1至4月,參與大商所塑料期貨交易的法人客戶有1652個,聚丙烯上市短短三個月,參與交易的法人戶就超過了600個。可以說,大商所塑料期貨市場對我國整個塑料行業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他表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最近國務院發布的新“國九條”明確提出要拓展期貨市場,對期貨市場服務國民經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階段,我國期貨市場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石化等期貨市場建設發展方面,大商所將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加大品種創新力度,在石化領域繼續尋求新的突破,為石化行業提供更多的風險管理工具;二是積極拓展新市場,探索期現結合新方式,開發期權、指數等新交易工具;三是做精做細已上市品種,推動LLDPE保稅交割的順利實施,積極開展PVC品種交割注冊品牌制度試點;四是更好服務各類投資者,尊重市場規律,優化套保、套利規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場運行效率。
大會上,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還介紹了宏觀經濟和石化、輕工行業的現狀。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趙俊貴表示,目前,我國面臨下行壓力增大的經濟形勢。1~3月,石油和化工行業實現利潤總額1969.4億元,同比增長2.1%,較上年同期顯著回落,降低了8.5個百分點;石油和化工行業價格總水平降幅繼續擴大,累計跌幅2.6%。石化行業轉型升級任務艱巨,以往的高速增長難以再現。
他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是將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應當充分發揮市場功能,促進石化行業轉型升級。總體來看,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已進入以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和市場化改革為主要特征的新的發展階段。從未來發展來看,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作為基礎原材料和能源支柱產業的石化工業仍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市場潛力。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才大穎表示,塑料行業在經歷了2010年、2011年的跨越式發展,以及2012年深度回調之后,產能階段性過剩、科技投入不足、創新能力減弱、結構不合理等多方面因素交織在一起,加速成本的推高,對塑料行業的影響巨大。今年1季度下行通道已經打開,高速發展階段宣告結束。但仍舊存在利好因素,新農村建設將拉動塑料需求,行業投資仍然火爆,中西部產業進一步平衡,這將有利于產業的后續發展。同時,歐美經濟有所恢復,為國際市場的進一步拓展提供了有利的保證。這些潛在的利好,體現了以調結構為主線的政策思路,這使市場對今年塑料的行情走勢充滿了信心。
自2008年起,大連商品交易所、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與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已成功舉辦六屆中國塑料產業大會。2014年的主題內容圍繞“經濟增速趨緩背景下塑料期貨產業服務”展開,在全球宏觀經濟和國內外石化市場發展的新形勢下,引起了產業界和期貨界的高度關注和踴躍參與。在為期一天的時間里,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就宏觀經濟形勢、全球能源價格走勢、塑料產業格局演變和期貨運行情況、中東化工市場展望、期貨創新業務如何服務塑料中下游企業等多個主題作了專題報告,大會并設有塑料市場發展展望和期貨創新與風險管理兩個專題論壇,來自相關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專家、在相關企業、期貨公司等200多家單位的代表參加了本次大會。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