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打球去。”9月27日一下班,只見幾名職工相互招呼著往“職工之家”走去。“自從‘職工之家’正式開放以來,我們下班后再不用‘宅’著了,到這來活動活動,既鍛煉了身體又增進了感情。”井下特種作業公司職工徐方強笑著說。近幾年,井下特種作業公司在經營發展步入快車道的同時,不斷投入資金,提高一線職工工作生活設施標準,推進環境工程建設、“兩堂一舍一室”建設上臺階、上水平,為廣大職工創造一個充滿關愛、充滿和諧的高品質工作和生活環境。
如今的外部市場讓你有“家”的感覺
“那會兒我們剛出去時,經常是連住的地方都找不到。現在再去外部市場看看,那真是大變樣,吃住玩樣樣齊全。”曾在井下東北項目部工作過的該公司工團辦公室主任王廣林感嘆地說。
隨著該公司外闖市場步伐的加快,為給外闖市場職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環境,近幾年,該公司領導把改善外部項目基地建設當作一項民心工程來抓,解決外部市場職工最關心的問題,做到讓職工家屬放心,讓職工安心。
為能給井下普光項目部的職工提供更為舒適的住宿條件,今年,該公司先后改造修繕了職工宿舍,為基地職工宿舍和基層隊配備了洗澡器、洗衣機、電視機、戶外健身器材,安裝了網線,極大地滿足了職工的生活需求。針對內蒙當地風沙大的天氣特征,該公司將內蒙項目部駐地樓房走廊處擴寬至5米,配備羽毛球、乒乓球等文體器材,方便職工開展小型多樣的文體活動。在此基礎上,每年三四月份,該項目部組織全體職工在基地房屋前的空地上、宿舍前開辟“綠色小菜園”,種上辣椒、西紅柿、向日葵、西葫蘆等。如今閑暇時照顧這些植物成了大家樂意做的事,駐地也因此變得更加綠色,更加美麗,使長期在外施工的職工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增強了職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樹立了企業品牌形象,提高了市場競爭實力。
圍繞職工關心的熱點開展工作
“健康生活、快樂工作”,讓職工共享發展成果,是井下特種作業公司推崇的工作理念,也是他們努力的方向。近幾年,職工之家的建設是職工反映比較強烈、呼聲比較高的項目之一。為此,該公司將閑置多年的舊冷庫改造成職工之家,內設有氧室、無氧室、棋牌室、臺球室、圖書室、8個羽毛球場地、5個乒乓球場地、1個籃球場地等,極大地豐富了職工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此外,該公司對燈光球場、工藝研發中心球場、修井作業大院等4個球場進行改造,全部鋪設塑膠地面,更換部分籃球架,創造了優美舒適的強身健體、文化娛樂環境。
一日三餐是職工健康生活、快樂工作的保障。為確保公司職工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吃得營養,該公司生活服務部提出了“最好的一餐在食堂,最好的一餐在崗位”的服務理念,從每一個細微環節入手,細心為職工做好每一餐。食堂設有面點窗口、砂鍋窗口、涼菜窗口、小炒窗口,品種豐富,選你所愛。“我最喜歡吃紅燒帶魚、紅燒肉,隔三差五在食堂就能吃到,感覺味道挺不錯。”該公司工藝技術研發中心助理工程師吳金鑫開心地說。
“職工最關心的就是吃、住和娛樂,現在吃的和玩的都跟上了,咱這住的也不能差了啊!”該公司黨委書記魏永軍說。為改善基地職工的住宿情況,該公司陸續將4棟職工公寓樓全部按照標準化公寓要求配備了統一的生活用品,服務員24小時值班,實行招待化、統一化管理。
健立健全服務員工長效機制
用心關懷,貼心服務,不斷建立健全服務員工長效機制,這是今年該公司在提高服務水平上所堅持的首要原則。
針對前線施工井位多、相距較遠的實際,為保證一線員工每天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年初以來,該公司專門配置了3臺密閉式的送餐車,并將一次性飯盒改為保溫餐桶,得到了一線職工的一致好評。同時,該公司更換了新的駐井房,解決了駐井職工的洗澡問題,并成立了一線營地服務小分隊,每月定期開展巡回上井服務。
“公司給我們每個人配了工衣柜,現在我們的換洗衣服有地方放,不管什么時候回來都能洗上熱水澡,工衣有人幫我們洗,幫我們縫縫補補,簡直是太方便了。”井下特種作業處修井作業工程部修井一隊作業工楚安豹說。原來為了使一線職工任何時候回來都能洗上熱水澡,該公司購置了全自動鍋爐,改造了完成了224平方米的職工澡堂,配備了834工衣柜,做到了布局合理、衛生清潔、設施完備、安全方便。同時,還配套建起了洗衣房,為職工提供洗衣和工衣修補服務,為職工提供了方便,激發了職工的工作熱情。在此基礎上,該公司還針對不同季節變化,定期開展上井慰問活動,為一線職工送去關懷和溫暖。
如今,“兩堂一舍一室”建設已成為井下特種作業公司關心職工、凝聚人心、培養職工的陣地,職工充分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馨,也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奉獻企業。(中原石油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