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05月21日訊
“要動真格了嗎,這個事情可是說了有些年頭了。”附近居民似乎要看到墻上紅筆描畫的“拆”字才會相信。
5月20日,在烏魯木齊市西山路78號中泰化學本部西山生產區的所在地,辦公樓里人不多,基本上都集中在了3樓總經理的辦公室里,里面不時傳來議事的聲音,一位工作人員說:“今天公司正在開一個很重要的會議,負責人不方便接受采訪。”
54年從校辦工廠到龍頭企業
中泰化學是集氯堿、發電、原鹽、電石、焦炭生產為一體的綜合性化工企業,前身是新疆燒堿廠。
始建于1958年的新疆燒堿廠,初創時是原新疆八一農學院為了解決學生實習和實驗場地而建立的校辦工廠。1963年3月建成投產,1962年命名為新疆燒堿廠,1995年更名為新疆氯堿廠,2001年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設立新疆中泰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通過54年的發展建設,西山生產區占地面積為260756平方米,員工1600人,年產聚氯乙烯樹脂17.5萬噸,配套14.1萬噸離子膜燒堿。
目前,中泰化學主營業務是聚氯乙烯樹脂、離子膜燒堿等化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近3年來其氯堿產品所產生的收入占總營業收入的比例保持在90%以上。
聚氯乙烯樹脂,對于很多市民來說這只是一個繞口名詞,實際上目前聚氯乙烯已成為應用領域最為廣泛的塑料品種之一,主要用于加工成各種塑料制品,如各種型材、門窗以及電線、人造革等。
中泰化學的第二個拳頭產品燒堿,則是一種基礎化工原料,主要用于造紙、化工、紡織印染、輕工、氧化鋁、鋼鐵、制藥等領域,下游行業多種多樣。
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建設,據中國氯堿工業協會2011年統計,中泰化學聚氯乙烯樹脂產量居全國氯堿行業第二位,燒堿產量居全行業第三位。
生產區與漸漸長大的城市
然而相比一份不錯的上市公司業績報告,居住在西山片區的居民更為關心的是就建在家門口的化工廠。
“你看,翻過這面墻,那邊就是化工廠,我們咋能不擔心呢。”今年57歲的徐阿姨住在西山海港花園,這個小區距離西山生產區非常近,就連中泰化學一些職工的房子也買在了這個小區。
徐阿姨說,她的家打開窗口看到的不是藍天,而是幾根高高的廠區內的大煙囪。小區居民樓面向廠區的那一面比背向的這一面要臟很多,徐阿姨認為這就是粉塵污染的結果。
另外,在附近裕景花園、華美·博奧小區居住的居民還反映,晚上開窗戶能聞到刺鼻的氣味。
“我就住在這附近,不知道是不是習慣了,我覺得還好吧,但是畢竟一個大化工廠就在眼前,就算排污做得再好,也不能讓居民安心,我也挺理解居民的。”李剛(化名),西山生產區職工,烏魯木齊人,他的家也安在了西山。和很多居民一樣,在幾年前購買房子的時候,他并沒有把家門口的化工廠是否會造成環境污染納入考慮范圍。
烏魯木齊迅猛發展的城市建設加速了工廠和住宅區的矛盾激化。
1958年建廠時,目前的廠址當時還位于烏魯木齊市郊區的一個偏遠地段,隨著時間拉近,烏魯木齊西山片區開始大規模的開發,大量商住小區在這里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目前,西山生產區廠房距周邊居民區的距離已不足50米,遠低于國家相關安全防護標準,嚴重影響城市公共安全。
不僅如此,這里還處于烏魯木齊主城區主導風向的上風口。一旦污染控制不力,還將影響整個城市的大氣質量。
環保部門對此早有關注。據了解,目前西山生產區生產過程中污染物主要有固體廢棄物、廢氣和廢水。其中,固體廢棄物主要是電石渣、爐渣。廢氣主要是氯乙烯尾氣、鍋爐煙氣。廢水主要是含酸、含堿廢水。
中泰化學歷年來也增加了環保投入,對“三廢”進行綜合治理,電石渣制水泥循環經濟項目已于2007年末建成投產,電石渣、爐渣全部用于生產水泥。廢氣經處理后達標排放。廢水經處理后分別回用、綠化和達標排入城市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
但是達標排放和城市大氣環境質量并非一個概念。自治區環保廳一位人士介紹,城市環境質量的容納力有限,即便是達標排放“三廢”,在超出容納范圍后仍將對環境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該人士還強調,盡管搬遷對企業來說,意味著將要面對選址、資金等一系列問題,但隨著社會環保意識增強、國家環境標準提高和環保政策的改變,在城市居民區內建廠所需要花費的環保投入會成級數增長。“從長遠來看,無論是出于社會責任,還是企業自身發展考慮,搬遷是一個不得不為之的選擇”。
停產不會嚴重影響公司經營
目前,就搬遷一事,自治區和烏魯木齊市兩級政府下發了正式文件要求中泰化學主要開展3項停產搬遷工作:公司于2012年6月30日前關閉本部西山生產區所有生產裝置;配合烏魯木齊市國土資源部門做好土地招拍掛工作;加強思想工作,確保領導班子及職工隊伍的穩定。
記者從該公司了解到,一線職工有可能將分配到中泰化學阜康工業園內工作。“肯定會對我們個人的生活造成影響,但畢竟我們都是企業的一員,如果不想離開烏魯木齊,只能放棄工作,但我目前還沒有這個想法。”李剛說。
作為上市公司,中泰化學董事會的公告也第一時間回應了股民的擔心,稱本部西山生產區停產不會對公司年度經營業績造成重大影響。
公告數據顯示,2011年,公司本部西山生產區的主要產品產量占公司主導產品產量的20%左右,銷售收入占公司主導產品銷售收入的20%左右。而子公司新疆中泰化學阜康能源有限公司一期40萬噸/年聚氯乙烯樹脂、3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二期40萬噸/年聚氯乙烯樹脂、3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及2×15萬千瓦自備熱電聯產循環經濟項目將于2012年9月-12月陸續建成投產。
為從源頭上控制大氣污染,烏魯木齊市從2010年開始啟動建材、化工等污染企業搬遷工作,分3批到2014年底前將中心城區內現有的47家建材、化工等重污染工業企業全部搬遷或關停。
數據統計顯示,目前企業搬遷進度尚算順利。烏魯木齊今年計劃包括中泰化學在內的10家化工污染企業在年內搬離中心城區。屆時,若加上此前已完成搬遷的20家企業,中心城區化工污染企業搬遷量將超過總數的六成。
搬遷,對企業來說,不僅僅是技術升級后帶來的好處,直接受益的還來自各項優惠政策。作為主要負責相關事宜的烏魯木齊市化工等污染企業搬遷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對于積極配合搬遷企業,政府都將優先考慮利用工業扶持資金、貸款貼息、國家淘汰落后產能補助資金等政策進行扶持,幫助企業“搬大搬強”。
環保部門統計,烏魯木齊市70%的污染來自污染企業。據估算,這些企業搬遷后可減少烏魯木齊市中心城區及烏魯木齊河上游二氧化硫排放量8660噸、化學需氧量266噸、粉塵排放量2932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