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04月18日訊
4月5日,記者從山焦集團了解到,該公司實施煤巖配煤數字模型技術開發項目,使配合煤中價格較低的弱粘和不粘結煤的比例增加2%—5%。僅此一項每年便可為企業節省入爐煤成本2000萬元以上。這只是山西焦化集團依靠科技創新挖潛增效的一個縮影。
山西焦化集團是全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示范企業之一,山西省最大的獨立焦化企業,山西省轉型發展百強潛力企業。在上游煤炭資源緊缺、價格高企,下游鋼鐵企業的需求不足、市場營銷難度加大的形勢下,山焦集團堅持走科技強企之路,依靠科技創新內涵發展、提升價值,以科技創新搶占價值高地。
瞄準關鍵環節謀求科技創新——圍繞在影響生產成本和產品產量的關鍵效益點,山焦大力開展指標趕超和對標管理。焦爐煤氣回爐率高一直是困擾各大焦化企業的“老大難”。2010年,山焦通過數百次試驗,確定了一套科學的焦爐加熱制度,通過控制加熱溫度降低回爐煤氣用量,并最終將焦爐煤氣回爐率從52%降低到50%。降低的這小小的2%,相當于每年節約焦爐煤氣2450萬立方米,折合標煤1.5萬噸。粗苯是焦爐煤氣回收的副產品之一。為了提高粗苯回收率,山焦成立了由配煤、煉焦、煤氣回收等系統組成的項目組,進行工藝指標優化研究,成功將粗苯回收率提高了0.06%,年可增加粗苯產量2000多噸,創效1000萬余元。
立足節能減排實施技改攻關——作為全國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之一,山焦立足資源循環利用,大力實施技術改造和技術攻關。2011年末,為了回收利用甲醇生產中的弛放氣,山焦專門成立了技術改造項目組,實施弛放氣回收利用項目。該項目投入運行后,每小時回收廢氣1萬立方米,避免以往“點天燈”的現象,同時將廢氣用作工業鍋爐燃料,年節省煤氣消耗4000余萬立方米,相當于一個10萬人的縣城生活用氣的總量;應用焦粉配煤煉焦技術,年節省標煤3萬噸;實施酸焦油和焦油廢渣回用煉焦技術攻關項目,年節約標煤4000噸。十一五期間,山焦先后投資2.5億元,完成技改項目40余項和技術攻關50余項,年創效7000余萬元
“內外并舉”引領產業科技——山焦在項目選型上堅持高端化、差異化、高科技、低能耗的原則。在該公司的焦油加工建設時,山焦沒有選擇價格相對較低的國產裝置,反而“舍近求遠”買斷了全球領先的法國專利技術。雖然山焦為此多掏了3000多萬元一次性投資,卻享受了每年節水160萬噸、自產蒸汽1.2萬噸的綜合效益;新投產的6萬噸/年硬質炭黑項目,采用國內領先的尾氣回收利用技術,年節省標煤3.8萬余噸。在引進先進技術的同時,山焦大力開展科技自主研發和理論研究,先后取得專利技術9項,制定了《蒽油》等四項國家標準,填補了我國在蒽油、甲基萘油、煤焦油水分快速測定方法以及輕油標準方面的空白,企業自主研發的焦爐煤氣制甲醇技術獲得山西省優秀科技成果。
依靠強有力的環保舉措,山西焦化正用行動捍衛者“母親河”汾河,也為廣勝寺風景名勝區打造一片藍天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