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泛北部灣國家的200多名中外嘉賓匯聚廣西南寧,出席在這里舉行第六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記者從本屆論壇上獲悉:據統計,2010年中國與泛北部灣國家的貿易總額達2858.35億美元,占中國與東盟貿易總額的97.63%。在雙邊貿易商品中,油氣、化肥、農藥、磷礦、磷酸及制品、橡膠、塑料、淀粉、生物能源等化工產品占據重頭位置,達三成左右,并呈逐年遞升態勢。
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域包括中國、越南,以及隔海相鄰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文萊。這一區域同時也是中國—東盟自貿區的核心區域。中國—東盟自貿區2010年啟動后,中國對東盟的平均關稅從之前的9.8%降至0.1%,而東盟成員國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也從12.8%降低到0.6%。對石油化工行業而言,除個別敏感商品外,大部分化工產品進出口關稅均隨之下降,有些產品如食品級磷酸等,則降到了零關稅。作為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正顯示出迅猛發展勢頭。
參加此次論壇的菲律賓總統拉莫斯指出,在當前世界經濟環境的大背景下,泛北部灣各方要抓住投資的機遇,化工、鋼鐵、農業、漁業、林業、旅游業、環保都是開展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各方能夠進一步探討綠色能源合作,并贊賞廣西在傳播綠色能源方面走在了前面。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認為,北部灣區域應大力發展重化工業。龍永圖說,目前在廣西北部灣地區建立龐大的石油化工業基地正在夯實。從泛北部灣地區的產業布局看,南端的新加坡是亞洲重要的石化基地之一,因此在廣西北部灣地區建設大型石化基地,使整個泛北部灣地區成為一個以石化工業、重化工業為基礎的新產業帶、新產業鏈,對于整個東盟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泛北部灣國家從中國進口了大量化肥、農藥及其原材料、塑料及其制品、乙醇、磷化工等產品,中國不少化工產品在泛北部灣國家有著很好的銷路。憑借中國—東盟自貿區成立和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等有利條件,國內化企國際化經營的步伐正在加快。作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膠消費國和進口國,中國的橡膠產業已開始走出國門,在海外建立種植基地和加工基地。國內三大橡膠生產基地之一的廣東農墾集團,更是將占全球天然橡膠69%市場份額的東南亞作為海外擴張的首選地。目前,廣東農墾已先后在泰國的沙墩府、董里府,馬來西亞的砂撈越州、沙巴州等,建立了海外大型橡膠生產加工廠和橡膠種植基地。業內人士認為,以廣東農墾為代表的中國橡膠生產企業的海外擴張行為,不僅將為國內提供了雄厚的橡膠等資源型原料儲備,為中國真正參與國際橡膠市場的合作交流提供了平臺,也為中國參與國際橡膠市場定價提供了契機。
廣西明陽生化集團也抓住了這一發展機遇,大力開拓企業的海外原料市場和加工貿易市場,著力推進海外項目建設。目前,明陽生化在越南歸仁的30萬噸/年木薯干片倉儲基地和10萬噸/年木薯干法變性淀粉加工基地項目已開工建設,在柬埔寨馬德旺的木薯種植、木薯淀粉、木薯酒精項目也正加緊開展前期工作。明陽生化董事長潘瑞堅介紹,明陽生化在越南19號公路沿線配套建設木薯示范基地和萬頃木薯原料種植基地,并配套建設和整合多個木薯初加工廠,項目建成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28億美元。
受泛北部灣地區石化產業發展的影響,我國環北部灣的周邊省區廣西、海南、廣東等都已選擇了油氣化工作為其支柱產業,予以重點扶持發展。一批大型油氣化工項目在北部灣沿岸相繼開工建設或建成投產,一條新興的油氣化工產業帶已初具規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去年9月建成投產的中石油廣西千萬噸煉油項目。受此影響,中國海油、中國化工、巴斯夫、杜邦、拜耳、贏創、東麗、瓦克等知名化企已洞察到商機,紛紛表達了參與北部灣油氣化工產業帶建設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