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2009年煤炭產業的整合風潮,2010年焦化產業鏈中下游行業焦炭與鋼鐵都進入了產業整合的快車道。結構調整、資源整合、節能減排等行業整改措施的出臺,使得焦炭市場的供需形勢增添了諸多變數。而且去年許多地方上馬焦化項目,在行業既有產能嚴重過剩、新增產能源源不斷進入的情況下,焦炭市場競爭更趨白熱化。
焦炭作為山西省支柱性產業之一,使山西有“焦炭王國”的美譽。然而,在面對鋼鐵企業需求不足,煉焦煤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以獨立焦生產為主的山西省焦化產業受到了嚴重的挑戰。3月18日,省焦化行業協會發布的 “2010年山西焦化市場運行狀況報告”中顯示,去年以來,由于焦炭價格與生產成本倒掛,獨立焦化企業的經營空間嚴重壓縮,焦化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受到考驗。
在“2010年山西焦化市場運行狀況報告”中,記者了解到,2010年山西國共計生產焦炭3.88億噸,同比增長9.1%;山西省焦炭產量為8476.3萬噸,同比增長11.1%,產量約占全國比重的21.87%,全省焦炭產能釋放率為52%左右。山西省焦化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呈現出焦炭產量增長、產能釋放不足的特點。
此外,去年山西省焦炭外運占比70%強,華北仍是主銷區。統計顯示:去年山西焦炭外銷量為6121萬噸,占全省產量的70%以上,河北、山東、江蘇、遼寧等地仍然是山西焦炭的國內主要消費地區,其中,河北鋼企的焦炭消費量接近山西鐵路運輸總流量的50%。
去年,山西焦炭出口形勢較去年有所轉好,但總量偏低。據了解,去年山西焦炭出口量為294.5萬噸,占據全國出口比例的88.03%。從單月出口數據來看,由于國際市場需求有所回暖,去年4月份焦炭出口量開始放大,增長態勢保持至7月份的58.6萬噸,之后又出現下滑,但總體出口形勢明顯好于去年。焦炭出口主要消費國是巴西、印度、日本、歐盟等地。2009年全年山西國出口焦炭54萬噸,2010年7月單月出口量就已遠遠超過,但出口總量依然偏低,焦炭直接出口量僅為全國焦炭生產總量的0.86%。
去年,山西國焦炭產量總計3.88億噸,占到世界焦炭總產量的61.6%,山西焦炭占全球焦炭總產量的13.45%。2009年之前山西省焦炭出口保持較高水平,2008年8月20日國家焦炭出口關稅提高至40%,同時采取配額制對焦炭出口進行限制,焦炭出口銳減,2009年跌至冰點,2010年焦炭出口即使有較大恢復但總量仍舊偏低。省焦化行業協會分析認為,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適量地出口焦炭,不僅有利于促進長期貿易合作,有效補充國內焦炭需求的不足,而且有利于鞏固和提升山西國焦炭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
受2009年山西煤炭行業整合影響,大量生產煉焦煤的中小煤礦關停,導致山西省煉焦煤供應偏緊,焦煤價格易漲難跌,煉焦成本的高企壓縮了焦炭利潤空間,省內煉焦企業經營風險加大。煉焦企業在焦化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幾近喪失,焦炭價格經常處于被動性上漲局面,買方市場特征明顯。
據調查,去年年初,受全國保電煤供應的影響,焦煤資源緊張,價格大幅上漲,促使山西省焦炭價格上揚;4月份,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大檢查導致焦煤資源出現供應緊張局面,此外,下游鋼材需求的不斷回升,主要港口的焦炭庫存比去年同期有明顯的減少;諸多的因素,使得焦炭價格連續攀升。
去年5月國家調控房地產政策出臺,鋼廠庫存大幅增加,使得焦炭行情快速跌落,7月份跌至全年最低點,焦化企業普遍虧損嚴重。
進入去年第四季度以后,焦炭價格開始緩慢回升,行情上升動力主要來自于煤炭價格的上漲推動。煤炭價格的快速上漲導致焦炭成本增加,焦炭價格步入“成本驅動型”的上漲時期。同時,由于下游鋼材市場需求不振,使得焦炭價格漲速遲緩。
據悉,今年山西國粗鋼產量將增至6.63億噸,今年焦炭需求量大約為3.38億噸。2011年山西省焦化行業平均盈利水平依然不容樂觀。省焦化行業協會在 “2010年山西焦化市場運行狀況報告”中認為,目前,由于國際油價走高,能源危機又見端倪,由于比價效應,將會帶動煤炭價格進一步上漲,從而墊高焦炭生產成本。2011年焦煤進口繼續擴大,成本輸入性通脹將會間接推動焦炭價格上揚。然而,受國家控制通貨膨脹的影響,將會對焦炭價格形成打壓。總體而言,2011年焦炭行情可能會呈 “V”或“U”型走勢特征,相較2010年,焦炭價格運行區間會有所抬高,但波動幅度不會太大。
另據了解,針對山西省焦化業發展面臨的狀況,山西省開始推動焦化行業聯合重組。目前,山西已經下發《山西省焦化行業兼并重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計劃通過兼并重組,到2011年底獨立焦化企業保留150戶左右。省焦化行業協會稱,通過淘汰落后、節能減排、提高產業集中度等措施,促進焦化行業轉型升級、健康發展,對于焦炭市場來說,屬于長期利好。此外,焦炭期貨上市,有利于穩定焦化市場供需、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