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開始,大秦鐵路將開始為期15天的淡季例行檢修,每天“開天窗”四個小時。檢修期間,理論上講大秦鐵路的運力將下降10%左右。但是,目前自北向南夏季用電高峰陸續結束,全國范圍內節能減排正快速推進、北方主要發運港煤炭庫存較為充足,加之國際煤價震蕩調整,煤炭進口持續保持較高水平,預計短期內沿海動力煤價格頹勢難改。
1 季節性因素會導致用電量以及發電耗煤量下降。
8月份,全國火電發電量達到2951.2億千瓦時,環比增加142.1億千瓦時,增長5.06%。其中,華東六省一市增加107.15億千瓦,兩湖兩廣增加58.93億千瓦時,分別占了全國增量的75.4%和41.5%。其它地區則合計減少了23.98億千瓦時。這種情況主要是天氣因素影響的,北方大部分地區最熱的時候是7月份,而8月份才是南方大部分地區最熱的時候,今年8月份,南方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長期處于34度以上,而進入8月份之后,北方多數地區日最高氣溫明顯低于7月份。9、10月份,自北向南天氣會進一步轉涼,因此,多數地區用電量仍會有所回落,在水電出力保持一定水平的情況下,火電發電量及發電耗煤量必然會出現季節性回落。
2 節能減排的全速推進可能會進一步影響用電需求。
“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2005年至2009年,全國單位GDP能耗從1.276噸標準煤/萬元,降至1.077噸標準煤/萬元,總計下降了15.61%。但是,由于今年上半年高耗能產業發展較快,能源消耗總量增速略微超過了GDP增速,單位GDP能耗與去年同期相比,不降反升0.09%。如果要按時完成“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節能減排目標,與2009年相比,今年下半年萬元GDP能耗需要減少0.1噸標準煤左右,相當于單位GDP能耗與2009年相比下降9%-10%。今年以來,有關部門以及相關領導多次提出,要確保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為了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近期部分地方相繼采取強制性措施,對鋼材、有色、建材、化工等行業紛紛采取限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用電量。如果政府繼續堅持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那么各地強制性限電還會陸續出現,用電量將繼續受到影響,火電發電量及發電耗煤量也將受到影響。
3 主要煤炭產區原煤產量繼續保持同比增長態勢。
據山西、內蒙古、陜西三地煤炭主管部門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三省區合計完成原煤產量115415萬噸,同比增加22611萬噸,增長24.4%。雖然8月份三省區原煤產量增速均有所放緩,但是仍然呈同比增長態勢。其中,8月份山西省完成原煤產量6080萬噸,同比增加675萬噸,增長12.5%;內蒙古完成原煤產量5892萬噸,同比增加126萬噸,增長2.2%;陜西完成原煤產量2790萬噸,同比增加322萬噸,增長13.0%。以上這些地區原煤產量的持續增長能夠較好的滿足市場供應。
4 北方主要發運港、多數地區重點電廠煤炭庫存均較為充足。
目前北方秦皇島港、曹妃甸港、京唐港等主要煤炭發運港煤炭庫存均處于較高水平。其中,9月16日,秦皇島港、曹妃甸港、京唐港煤炭庫存分別為814萬噸、219萬噸以及174萬噸,與9月初相比,秦皇島港煤炭庫存增加了77萬噸,增長10.5%,曹妃甸港和京唐港基本持平或小幅增加。此外,多數地區重點電廠煤炭庫存也處于較高水平,9月9日,全國重點電廠電煤庫存合計為5888.8萬噸,平均可用天數為17天,其中,除了華東電網重點電廠平均可用天數為10天之外,其它地區重點電廠存煤可用天數均在15天以上。這說明目前電煤整體供應較為充足,電廠不需要著急大規模備煤,再加上受節能減排影響,下游高耗能行業購煤需求可能會有所減弱,從而導致整個動力煤市場繼續保持相對寬松態勢。
5 國際煤價震蕩徘徊,煤炭進口繼續保持較高水平。
8月份以來,國際煤價持續處于窄幅震蕩態勢,這為國內煤炭市場提供了較為寬松的國際環境。據環球煤炭平臺數據顯示,截止到9月10日,南非RB index最近5周始終徘徊在86.21美元/噸-88.11美元/噸之間;北歐三港ARA index最近5周始終徘徊在90.49美元/噸-92.67美元/噸之間;澳大利亞NEWC index最近三周徘徊在91.03美元/噸-93.9美元/噸之間。從三大國際煤價月度平均價格來看,8月份相比7月份均有不同幅度回調,為煤炭進口繼續保持較高水平創造了條件。
綜合以上分析,雖然目前沿海煤炭運價已經連續三周出現較大幅度回升,但是,目前煤炭市場的利空因素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因此,盡管大秦鐵路即將開始為期15天的例行檢修,筆者認為短期內沿海動力煤價格頹勢難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