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殼牌公司CEO傅賽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0上表示,2012年天然氣將占殼牌上游業務總量的一半,因為天然氣設備更加廉價。對于像中國這樣天然氣儲量豐富的國家,可以降低這個國家的碳強度。到2020年,中國可能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市場之一。有了這樣大的天然氣儲量和供應,就能夠為中國不斷增長的電動車輛提供能源。
以下為殼牌公司CEO傅賽的發言實錄:
傅賽:很高興又回到中國,也非常高興能參加今天的企業峰會。當我們和世界各地的人來討論,大家要共同攜手來應對未來能源挑戰的時候,他們會問我這樣的問題,也就是說殼牌該如何做貢獻,我的答案是我們有很多地方做出貢獻。殼牌生產了大量的能源,而且能源十分高效,也在應用低碳技術。
我們已經深入研究地球地理以及其他相關技術,包括在墨西哥灣,從西伯利亞的永凍港口下,以及在世界各個地區我們都在研究更好地發掘油氣資源。在中國,我們與中國石油共同合作來尋找新的能源。同時,中國的“十一五”計劃強調能源效率的過程中,與各個合作伙伴實現目標。
殼牌也通過各種合作尋找新的能源來源,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選擇,比如1964年在阿爾及利亞,這個工廠就是由殼牌公司設計的。當時,我們還建立了最早的兩個能源運輸輪船,殼牌將它大量的相關能源出口到中國,之后又是油氣化或者天然氣制油技術的發展過程。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將天然氣轉化為液態燃料,更有利于它的儲存和運輸。應該說這是35年前的技術。這些工廠每天能夠為16.5萬輛的汽車提供能源,現在已經能夠為全球2.5億輛汽車提供每天所需的能量。現在這種新的能源機構已經被經驗充分證實,它是最高效的。在中國,在北京、天津的公交項目中已經充分使用了殼牌了天然氣制油技術。
我們關注的第二個領域是自身運營的能源效率,幫助客戶提高能源效率。我們和中國石油一道共同為中國7萬家庭提供一年的能源需求。而且我們在南海項目的總體能源使用效率至少比中國平均水平高出三分之一,而且其用水量比其他石化工廠低95%。所有參與項目的人感到鼓舞的是我們的努力已經得到了認可,去年該項目贏得了《商業周刊》的中國綠色經濟大獎。
天然氣在2012年將占我們上游業務總量的一半,因為天然氣設備更加廉價。對于像中國這樣天然氣儲量豐富的國家,可以降低這個國家的碳強度。到2020年,中國可能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市場之一。有了這樣大的天然氣儲量和供應,就能夠為中國不斷增長的電動車輛提供能源。
隨著全球汽車保有量增加一倍以上,達到近二十億量,我們知道液態燃料的需求量將仍然非常巨大,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還要繼續投資于石油、燃油、天然氣制油燃料的原因。我們在這些領域還有優勢,希望在這方面繼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