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湖、井鹽每噸均比去年同期低百元
記者從中國氯堿工業協會、中國純堿工業協會了解到,受金融危機影響,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到現在,兩堿企業需求萎縮、開工率降低,造成作為互相依存的原鹽需求也減少,制鹽企業開工率下降,鹽價大幅降低。
記者從氯堿協會、純堿協會了解到,從去年10月開始,兩堿市場需求呈現下滑走勢。燒堿開工率最低達到30%,純堿企業開工率為50%左右。兩堿產業的蕭條導致企業對原鹽需求量的持續萎縮,價格大幅下滑。去年11月末,山東原鹽主流出廠價格為130元/噸,接近成本線,在個別地區曾一度出現無價無市的局面。目前,兩堿需求依舊持續下降,開工不足。山東氯堿協會秘書長趙仲年表示,市場價格低于500元/噸時,燒堿企業就存在虧損。因此,燒堿企業被迫降低電解單元,致使對原鹽的需求呈萎縮的趨勢,接貨積極性不高。
據了解,兩堿用鹽占全年原鹽總產量的70%以上。兩堿的持續不振,致使原鹽價格上行無力。目前山東海鹽出廠價約在175~185元/噸(含稅),河北原鹽主流出廠價徘徊在170~180元/噸(含稅),天津原鹽主流出廠價徘徊在200元/噸(含稅)。目前江蘇井礦鹽省內主流出廠價為250~260元/噸(含稅),四川地區井礦鹽主流出廠價在230~250元/噸(含稅)。與去年同期相比,海鹽、井礦鹽價格平均每噸降低了100元。湖鹽也面臨著需求有限、外銷運輸不暢的困境,致使在價格方面難有提漲空間。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兩堿需求持續冷淡,價格仍有下滑的可能。因此,今年下半年國內原鹽價格仍難以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