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7月9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向美國總統和美國貿易代表提交了對華輪胎特殊保護調查補救措施的書面報告,建議對涉案輪胎征收高額的從價特別關稅。對此,我國商務部負責人表示,下一階段中方將敦促美方充分考慮該案的實際情況,從中美兩國相關產業的整體利益出發,做出不采取特保措施的決定,不要發出貿易保護主義的錯誤信號。
ITC初步透露,他們建議的貿易救濟措施為:在現行3.4%~4.0%的進口關稅基礎上,對中國輸美乘用胎與輕卡胎,連續3年分別加征55%、45%和35%的從價特別關稅。ITC將于7月15日公布建議的詳細內容。
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負責人表示,ITC提出的高額關稅措施建議,缺乏合理性和客觀依據,不僅將嚴重阻礙中美輪胎貿易的正常開展,而且將損害美國輪胎消費者的利益。中方已多次表明堅決反對國外政府援引特保條款對中國產品進行調查的一貫立場。
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發表聲明稱,美方關于中國消費用輪胎出口增加對美市場造成市場擾亂的裁決是毫無依據的,也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大量證據充分證明,中國生產的輪胎與美國同類產品不存在直接競爭關系,中國產品的進口并未給美國產業造成損害,限制進口中國產品無法解決美國產業面臨的問題。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表示,堅決反對美方這一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建議,這是對中國產品的歧視性做法,是對特保措施的濫用。在中國涉案輪胎大量出現在美國市場前,美國輪胎生產商就已經虧損。美國輪胎產業現在面臨的問題一方面是其自身經營不善所致,另一方面是受到目前經濟衰退大環境的影響。通過高額的特別關稅強行削減從中國進口輪胎,只會迫使美國選擇其他國家類似的產品,不僅無利于美國制造業,還會給美國消費者和汽車業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美方提出高額貿易救濟措施建議,缺乏合理性和客觀依據,既不利于雙方解決貿易中產生的問題,也不利于美國輪胎產業長期、健康的發展,更不符合美國輪胎下游產業和廣大消費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