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省環保局和省監察廳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向社會通報今年掛牌督辦的十大環境問題和督辦企業名單。
省環境監察分局局長周全透露,廣石化為此去年被罰2000多萬元,并被追繳200多萬元的超標排污費。
西部水源整改未限時間
周全表示,去年督辦的十大重點區域環境問題和廣州萬利達紙制品有限公司等20家企業的整改問題取得進展,今年摘掉其中5個重點區域環境問題和16家掛牌督辦企業。
周全表示,今年掛牌督辦的十大環境重點問題,包括了廣州西部水源等5個重點環境問題。記者了解到,這是因為去年未完成整改,今年則需要繼續掛牌,而另外5個重點環境問題是新增的。據悉,這是自去年以來,西部水源第二次上榜。
“沒有對西部水源限定整改時間!”周全說,廣州西部水源、深圳獨水河和淡水河三個環境問題由來已久,是幾十年發展積累下的問題,短期較難解決,但除此之外的7個掛牌督辦問題,省環保局則明確提出要在今年內完成整改。
廣石化連續三年領紅牌
周全還介紹說,在督辦十大環境問題之外,對于去年未完成整改的廣石化等4家企業,今年仍將繼續掛牌督辦。據悉,在近兩年廣東省環保局每年公布的“重點污染源環境保護信用管理評價結果”中,廣石化連續三年領到了紅牌。周全指出,廣石化不僅排放的廢氣二氧化硫不達標,廢水排放也不達標。他進一步解釋說,這是因前年和去年國際油價飛漲,該企業買進的是低價原油,品質比較差,超過了其煉油工藝要求,“這就好比小馬拉大車,廣石化的環保設備,煉品質差的油污染肯定會超標”。
此外,記者在督辦名單中還發現,廣州南湖國家旅游度假區等11家開發區,因未補辦規劃環評,也被列入今年督辦范圍。據悉,這是該單位第一次上榜。
相關新聞
省環境監察分局局長回應“潛規則”:“很多市政項目都是匆匆上馬”
新快報訊 (記者 劉正旭 實習生 黃倩 通訊員 黃慧誠 鄧慧玲)未過環評先施工,是否市政工程施工的“潛規則”?會后,在回答記者關于這一問題的提問時,周全強調:雖然市政工程項目都具有公益性和時限性,但各個部門仍要守法。近日,禺東西立交工程被曝未過環評,就擅自開工,違反了環評法,而在環保部門叫停該項目后,施工單位竟不顧政府部門指令繼續施工。自稱是該項目負責人的林姓男子更指出,依其在廣州18年的市政施工經驗來看,未過環評先施工,是市政工程的“潛規則”。而記者隨后向廣州市環保部門求證這樣的“潛規則”是否存在時,一直未得答復。
會后,在回答記者關于“潛規則”的質問時,周全說:“很多市政項目都是匆匆上馬,在此之前未進行規劃環評,最后一窩蜂地擠到環保部門進行審批,讓環保部門應接不暇,但因這些項目都有時間限制,因此不少項目迫于壓力,只能先進行施工。”周全稱,要解決這類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城市的市政工程進行規劃環評,把困難問題提前解決,等具體到某個項目施工時,審批起來就簡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