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八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全部出爐。在這些規劃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西省煤炭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下稱《規劃》)。業內人士認為,《規劃》集中于“整合”和“延伸”兩個重點。
“整合”即加快淘汰小煤礦速度,鼓勵煤炭企業做大做強。根據《規劃》,未來兩年山西將在現有煤礦基礎上再壓減1500余座礦井,將全省礦井數量控制在 1000座左右。這相當于在現有的2600座煤礦基礎上壓減60%多。在壓減礦井數量的同時,山西將培育一批煤炭巨頭。《規劃》稱,到2001年,該省全部煤炭企業年產規模原則上將不低于300萬噸,將形成3個億噸級的特大型煤炭企業集團,4個5000萬噸級以上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10個1000萬噸級以上的地方煤炭企業集團,其產量占到全省煤炭產量的75%。
“延伸”即鼓勵煤炭企業發展化工等下游產業。《規劃》提出,支持煤與電力、冶金、化工等相關產業并舉,促進煤炭產業資本與上下游產業資本有機結合,壯大煤炭經濟。鼓勵延伸煤焦化、煤化工等產業鏈,上下游聯運,發展煤炭循環經濟,加快產品和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促進煤炭產業優化升級。
記者還從山西省化工行業管理辦公室獲悉,作為對今后一個時期山西煤化工行業的重要指引,正在編制之中的山西省煤化工“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要依托三大煤炭基地,以大型企業為主導,以園區建設為重點,建設形成各具特色的晉東、晉中、晉北三大煤化工產業基地。
據透露,這三大煤化工產業基地重點建設的煤化工項目,大部分屬于煤炭深加工、產業鏈延伸、附加值高的項目。該省將把突破現代煤化工的高端化和前瞻性技術,引導和扶持產業鏈延伸作為重點,帶動整個煤化工產業實現升級。該省還將重點推進煤化工產業鏈延伸工程、煤氣化裝置升級工程、大型化肥企業技術改造工程、煤層氣開發利用和煤基合成油攻堅工程這四大轉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