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記者從2008中國(太原)國際煤炭與能源新產業博覽會上獲悉,經國務院批準,100億元山西能源產業基金已正式籌建,專門用于支持山西省煤層氣和再生能源產業項目建設。同時,國家開發投資公司與山西省簽訂了經濟領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預計將在未來10年內向山西新增投資約800億元,共同規劃建設新型煤化工項目。這些舉動意味著國家正以產業資本為主導,為山西能源產業科學發展保駕護航。
隨著煤炭、焦炭等市場行情的火爆,山西省有大量民間資金投入到了回采率低、洗選率低、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嚴重的傳統煤炭生產領域,在造成巨大資源浪費的同時,也衍生出諸多環境問題。另外,煤炭新產業的建設發展、科技創新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則面臨著資金瓶頸的制約。為此,中國人民銀行提出設立能源產業基金,為資金的供需雙方建立一種有效的對接渠道。
據了解,能源產業基金100億元將重點投資煤層氣開發利用、煤炭產業規模化與產業整合、焦化產業的整合、煤化工產業的發展和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領域等;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投資800億元將致力于建設'煤—水—電—化'煤化工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形成'煤、水、電、甲醇、烯烴'產業鏈,實現煤炭資源的就地深加工轉化,最終形成煤化工產業鏈、產業群,提升山西省煤化工的產業發展水平。
能源專家指出,一方面,能源產業投資基金將為我國能源工業發展開辟新的投資資金的來源,另一方面,將成為主導我國能源工業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逐步形成以政府控制為主導,私營、外資和合資多種主體共同競爭和發展的能源開發體系,提高我國能源工業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在這次博覽會上,共征集1409個項目,截至目前,已有日本伊藤忠株式會社新日鐵公司與山西新能源集團投資4.86億美元的年產60萬噸煤焦油深加工項目、上海漢紹公司與高平三甲煤焦有限公司合作的焦爐尾氣余熱發電等項目進入實施階段。一大批符合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煤炭能源產業優化升級需要的項目已順利實現對接。
隨著煤炭、焦炭等市場行情的火爆,山西省有大量民間資金投入到了回采率低、洗選率低、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嚴重的傳統煤炭生產領域,在造成巨大資源浪費的同時,也衍生出諸多環境問題。另外,煤炭新產業的建設發展、科技創新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則面臨著資金瓶頸的制約。為此,中國人民銀行提出設立能源產業基金,為資金的供需雙方建立一種有效的對接渠道。
據了解,能源產業基金100億元將重點投資煤層氣開發利用、煤炭產業規模化與產業整合、焦化產業的整合、煤化工產業的發展和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領域等;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投資800億元將致力于建設'煤—水—電—化'煤化工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形成'煤、水、電、甲醇、烯烴'產業鏈,實現煤炭資源的就地深加工轉化,最終形成煤化工產業鏈、產業群,提升山西省煤化工的產業發展水平。
能源專家指出,一方面,能源產業投資基金將為我國能源工業發展開辟新的投資資金的來源,另一方面,將成為主導我國能源工業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逐步形成以政府控制為主導,私營、外資和合資多種主體共同競爭和發展的能源開發體系,提高我國能源工業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在這次博覽會上,共征集1409個項目,截至目前,已有日本伊藤忠株式會社新日鐵公司與山西新能源集團投資4.86億美元的年產60萬噸煤焦油深加工項目、上海漢紹公司與高平三甲煤焦有限公司合作的焦爐尾氣余熱發電等項目進入實施階段。一大批符合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煤炭能源產業優化升級需要的項目已順利實現對接。